23档收藏类购物节目停播 假收藏真忽悠该凉凉了-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好网评

23档收藏类购物节目停播 假收藏真忽悠该凉凉了

徐刚
2020-12-29 14:42:20  来源: 东方网

  针对监看发现部分电视购物频道播出的收藏类购物节目存在虚假宣传等违规问题,广电总局近期组织有关省局开展了全国电视购物频道收藏类购物节目专项清查整治工作。目前,涉及19个购物频道有违规问题的23档收藏类购物节目已全部停播,同时停止了相关违规商品销售。

  收藏类购物节目一直争议不断,这下终于要凉凉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收藏热也逐渐兴起。而电视购物收藏类购物节目的兴起正是抓住了人们喜欢收藏和投机发财的心理,逐渐成为电视购物的重要创收栏目。然而从实际运行来看,这些收藏类购物节目往往徒有其表,挂羊头卖狗肉,所以广电总局停播收藏类购物节目是正当其时,符合公众期待。

  众所周知,收藏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其价值的判断需要专业的知识。然而打开电视,我们所看到的却是收藏类商品和土豆白菜一样叫卖,这种怎么能说是正常现象?据了解,全国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运营牌照的电视购物企业共有34家,而此次有19个购物频道存在违规问题,比例高达56%。也就是说有一半多的购物频道在收藏购物上存在违规商品销售、虚假宣传问题,足以说明对于收藏类购物节目再不进行规范,再不进行管理,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电视购物节目一直争议不断,虚假广告宣传更是行业通病,消费纠纷和投诉更是屡见不鲜。收藏类购物节目虽然有收藏之名,可其所售商品却并非什么古董、古玩,而是以纪念币、纪念章、邮票等为主,大多没有收藏价值之实。而在电视节目中,这些商品往往又带有某某鉴定机构的证书,某某专家的认可,再加上电视台的公信背书和主持人的忽悠,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而一旦出现了纠纷,不退不换往往会成为挡箭牌,消费者只能干吃哑巴亏。

收藏类购物节目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不但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合法利益,而且也是对公共电视资源的浪费。对于各级电视台而言,电视购物尽管可以创收,但却不能忽略电视台的公共属性,更不能为那些不法商家背书。收藏类的商品可能是源自公司和企业,但收藏类购物节目出现虚假宣传等违规问题,电视台其实难辞其咎。因为老百姓相信的是公共电视台的品牌和影响力。

  通过电视购物卖收藏品,这本身没有问题。如果收藏品确实有收藏价值,消费者也愿意买,那也未尝不可。所以问题出在了收藏品的质量和虚假宣传上。如何防止假收藏真忽悠现象?一方面作为消费者要增强消费的理性,不要有一夜暴富和捡漏的思想。对于电视上的收藏品一定要仔细斟酌,货比三家,三思后行。另一方面对于电视台要杜绝短视行为。在售卖和宣传前,严把收藏品的质量关、价格关,避免成为帮凶。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要加强对收藏品生产、销售、流通环节的监管,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不让那些假收藏品在电视上公开招摇撞骗。

编辑: 宋环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