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厚植高质量发展强大人才支撑-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好网评

【地评线】京彩好评:厚植高质量发展强大人才支撑

2020-12-13 09:30:37  来源: 北青网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高技能人才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更加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紧扣需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机制和政策,使更多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不断涌现,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动能成长壮大。

  12月10日,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指出,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国之基、发展之源,技能人才是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贺信中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技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国、制造强国、创造强国指明了方向。

  着眼“成长壮大”,为广大技能劳动者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

  对此,要瞄准劳动者就业和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创新培训,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着眼“提质增效”,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劲赋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高技能人才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衍生出很多新兴产业,亟须选拔和培养一大批支撑性技能人才。要更加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紧扣需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机制和政策,使更多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不断涌现,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动能成长壮大。

  与此同时,要适应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在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点专业领域、体现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主要专业领域以及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民族特色、传统手工艺等专业领域,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彰显我国专业领域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着眼“吃香受宠”,为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营造有利环境。要着力破除制约技能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政策措施,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社会氛围。企业应健全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可针对优秀高技能人才探索设立技能专家、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岗位,调动广大技能人才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促进技能人才在本职岗位长期稳定工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青年因技能成长、成才,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让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我们要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技能报国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使技能人才获得更多职业荣誉和社会认同,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强大人才支撑。

编辑: 宋环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