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8848.86! 看数字背后的中国力量-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好网评

【地评线】8848.86! 看数字背后的中国力量

李群
2020-12-10 11:01:23  来源: 光明网

  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测量珠峰最新高程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也充分体现了中尼关系持续发展的高水平。

  山有多高?海有多深?平原和沙漠有多辽阔?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古有之。1975年,中国测量队员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峰顶,测出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中国测量人再次登顶,更新了珠峰的“净身高”——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时隔十五年,中国测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顶,成功获得珠峰高程测量的最新数据。

  事实上,很多人也困惑,为什么我们非要攀登这座高峰不可?测量这座险要的高峰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好处?要知道,珠峰高程测量数据可为研究青藏地区板块运动、冰雪消融和环境变化等提供重要参考。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也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著名大地测量学家陈俊勇院士曾颇为形象地描述了测量珠峰意义,“父母要定期给自己不断成长的子女量身高,是理所应当的。人类要不断深入地认识自然,中国人要不断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国土。”精确量取珠峰海拔高度,对维护国家主权、展现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珠峰高程测量成果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更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和社会效益。

  正因如此重要,科研人员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收集了珠峰及邻近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最新地形数据,总量达1.44亿条。从3月2日展开基础测量,到5月27日上午11点,8名测量登山队员经过9个小时的攀登,成功登顶珠峰,这里的每一步都走得易常艰难。但登顶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成功架设觇标,能不能顺利测量,能不能采集到足够的数据,这都是未知数。5月28号晚上8点半,测量登山队员下撤到大本营,数据被尽快安排下载检查。几十天的奋战,终于有了成果。不畏艰难登上巅峰,齐心协力获得测绘数据,队员们每一个向前的脚步,都是一次又一次试图翻越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中国测绘人履险蹈危,不负全国人民的期待,不仅标记着祖国的高度、深度和宽广度,也在不断擦亮自主测绘这一国家主权的象征,彰显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

  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去顽强奋斗,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去不懈奋斗,拿出“人心齐,泰山移”的精神团结奋斗,中国人征服珠峰、测出高程的过程,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一个缩影。中国人民的梦想不是止于空想,而是既有设计目标的蓝图,也有实现目标的努力,更有“说到就要做到”的信心和干劲。

  71年来,我们这一程又一程,同心协力,风雨无阻,取得了无数成绩,创造了无数奇迹。正所谓“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8848.86”,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背后是中国精神的彰显,是中国力量的凝聚。读懂“8848.86”数字背后的艰辛,就能凝聚起更多筑梦的力量,我们共同向着2035年、2050年,向着更远大的目标、更光明的未来前进,定能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