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学习“奋斗者”,争做奋斗者-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好网评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学习“奋斗者”,争做奋斗者

邢云鹏 胡斌花
2020-11-21 11:22:15  来源: 山西新闻网

   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作为国人,我们在为我国载人深潜科技取得伟大成就欢呼的同时,更要向“奋斗者”号的团队学习,永攀创新高峰,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致敬“奋斗者”。10米,这是普通人在不携带任何潜水装备可以下潜到的深度;7103救生艇是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可以下潜300米。2010年7月,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了3759米,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27日,这艘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了它的终极挑战,最终将记录保持在了7062米。此次“奋斗者”号下潜的马里亚纳海沟一万米处,水压超过110兆帕,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面对“奋斗者”号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需要致敬“奋斗者”号,致敬中国深潜的广大科技人员,感谢他们的付出,为“奋斗者”号的伟大成就鼓掌喝彩。“奋斗者”号取得的伟大成就,标志着我们向海洋强国的梦想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和中国航天人一样,中国“奋斗者”号团队,在另一个维度和空间,演绎着同一曲中国力量的强音,他们是中国人海洋强国梦的卓越先锋。

   学习“奋斗者”。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人类探索、利用和开发海洋的脚步一直在前进。深海以其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潜力更是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科技前沿领域之一。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每米都是中国人的坚韧与血性,一代代中国深潜人用自己执着奉献不断突破了多项核心深潜技术,让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劈风斩浪不断向着海洋深度进军,这样的深潜科技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当然,我们学习向“奋斗者”号深潜科技人员学习,不是人人都要学习做一名深潜科技人,是要接力深潜科技人的精神火炬,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理想信念,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新的长征。

   学习“奋斗者”,争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奋斗者”号的伟大成就再次说明,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创新发展擘画蓝图、明确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长征”路上,我们人人要向“奋斗者”号学习,做新时代奋斗者,切实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始终保持创新的勇气和锐气,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攻坚克难,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向“奋斗者”号一样不断向更新、更深的领域探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