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而从未改变
还记得刚来的那一天,车子从成都出发,走了一段高速后,就进入盘山道,路越开越窄,越走越远,江滔心里也“隔楞隔楞”的。
“100多公里的路,路况好时也要3个多小时。”江滔回忆,“刚来甘洛,听不懂彝语,还好,县审计局的同事们非常热情,我很快就适应了。”
甘洛县审计局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审计机关,可以说是江滔综合帮扶审计业务的一个缩影。

江滔说,通过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审计工作有了三大变化。
审计威信增强了。通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运用数据分析等,发现套取财政资金的重要线索,成果得到省委巡视组重视,以单项问题清单督促县委、县政府整改落实,促进出台了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办法,在全县范围影响较大。
审计观念转变了。从审计业务流程到审计文书,都规范了不少,审计成果开始运用审计专报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呈报上去。2019年就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审计专报7篇,提出审计建议16条,其中一篇《关于公章使用风险提示清单》被县政府以公文形式批转,在全县全面执行。
审计力量壮大了。在审计实践中,他主要带了黄敏和郭梦伟两位同事,从每个项目的细节入手传帮带,她们从之前做项目有“畏难”情绪,现在已经是审计项目主审,一带二、二带四,感觉很有意义。
“不在一起时,需要取得电子数据,他会打视频电话,一步一步教怎么操作,我们学会了,下次就独立运用。”同事黄敏很感激,说江滔带来先进的审计思路,各方面都很优秀。
退伍不褪色是江滔对自己的要求,凭借着那股不服输的精神,他不断挑战自我,从不懂财务、不懂审计,到通过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取得审计师职称,完成西南大学软件工程在职研究生学习。现在他是甘洛县审计局财政金融与企业审计股股长,还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江滔先后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2018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9年全国审计机关“最美审计人”,获得2019年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优秀退役军人”称号。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2018年底,巴拉村脱贫,2020年2月,甘洛县“摘帽”。11月17日,迎来了一个大好消息,四川省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
在采访过程中,江滔接到爱人的电话,说女儿在学校受了伤。他坐在汽车后排,手机紧握,眉头紧锁,声音没有变化,“别着急,赶紧带娃去医院看看,和学校报告一下。”
今天是江滔来到凉山工作的第875天。明天就是彝族年了,老乡们从各地赶回来,带着工资和年货,挂着月牙般的笑容……(文字、视频:杨学嘉)
总 策 划:胡大华
策 划:俞国庆
监 制:孙现富
出 品:审计署审计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