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劳动最美丽”的时代意蕴-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工运

深刻把握“劳动最美丽”的时代意蕴

刘一
2020-04-30 13:54:20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立足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倡“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最美丽”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时代精神的引领,这一理念正在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思想共识和行动逻辑。

  所谓“劳动最美丽”,在本质上是劳动者基于其劳动实践而实现的美的创造,并通过各种美的劳动形式,彰显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和劳动美的价值。“劳动最美丽”作为人的劳动实践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之一,是工人阶级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作为基本形式,在劳动实践中追求劳动美,从而实现劳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是劳动实践中各种关系的内在和谐与统一。

  首先,准确理解“劳动最美丽”的基本内涵。“劳动最美丽”理念可以用“劳动美”加以概括,是指劳动主体在对象化的劳动实践活动中,通过改变、改造劳动客体而产生的满足主体需要的获得感,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劳动过程和结果所形成积极的自我感受、自我评价和心理愉悦,并被社会所关注、接受、肯定和认同,赋予其积极、普遍的社会意义,进而升华为人类劳动活动所追求的重要实践形式。劳动美作为美学范畴,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是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表现,是深刻认识和揭示美的本质的一把钥匙,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最深刻的反映。“劳动最美丽”作为人类劳动与美相结合的基本实践形式,是人类劳动本质的重要体现。劳动者正是通过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劳动同美实现了有机统一与高度结合。

  其次,充分认识“劳动最美丽”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最美丽”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曾经提出劳动创造美的思想,从而将美学理论引入劳动实践领域,这是对传统美学的重要创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批判,充分揭示了其产生的制度性根源,提出消除异化的革命性主张。劳动的价值应该被尊重,但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劳动则被贬损。中国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彻底消除了产生异化的制度性根源。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高屋建瓴,着眼大局,所提出的“劳动最美丽”理念,既是新时代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也是对所有劳动者根本的价值要求,更是对全社会的价值要求——尊重劳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劳动模范作为“劳动最美丽”的典型代表,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最美丽”理念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于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这要求“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最后,工会组织应当做好劳动者的权益维护者。“劳动最美丽”理念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这一理念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应实现劳动主体美、劳动过程美、劳动产品美和劳动关系美。同时,劳动者自身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保障,这是实现劳动者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工会工作,提出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工会组织凝聚职工群众,带领他们坚定不移跟党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要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实现“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目标。同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也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其意义在于使广大职工正当劳动权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促进工人阶级实现“劳动最美丽”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劳动托起中国梦”。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最美丽”的重要论述,不断将“劳动最美丽”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省总工会政研室)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