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思考】疫情之下的复工与劳动关系调整-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工运

【热点思考】疫情之下的复工与劳动关系调整

王侃
2020-02-24 07:06:3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劳动关系是一个关键。疫情下的复工,考验着我国劳动关系发展模式的耐受力与张力。要有效应对疫情的冲击,就必须大力发掘我国劳动关系治理能力的优势和潜能。劳动关系调整,要基于中国特色,发挥中国优势,凝聚国家、企业、劳动者的硬核力量,确保高质量发展。

  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状况。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落实既有发展战略带来了不确定性,对我国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和发展模式提出了考验。

  2月10日以后,全国各地企业陆续复工,给劳动关系调整提出了新课题。一方面,疫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市场需求骤降,企业普遍出现资金损失,中小企业、餐饮及商业服务业企业、禽蛋畜牧企业等受损尤为严重,许多企业资金链岌岌可危;另一方面,疫情打乱了惯常的劳动关系管理安排,劳动者既担心复工后的自身健康保障,也忧虑复工后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障,害怕企业裁员、欠薪。疫情下的复工,检验着劳动双方的互信合作状态,更考验着我国劳动关系发展模式的耐受力与张力。

  此次疫情的影响极具复杂性,没有成熟经验可循。要有效应对疫情的冲击,就必须大力发掘我国劳动关系治理能力的优势和潜能。

  一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释放新时代下我国劳动关系治理效能。整合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克服市场失灵、劳动关系波动等不利因素,把企业和劳动者统合到战疫防疫、促生产、稳就业的劳动关系大格局之中,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2月以来,中央和各地政府、工会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复工的文件,其核心就是,依托我国制度优势,让利于社会、市场,以促生产、保就业为主旨,援企稳岗。一来,在确保劳动标准底线的前提下,尽力支援企业,保住企业,就保住了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此时,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二来,在国家统合资源配置的同时,给予地方、企业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因地制宜,及时调整劳动关系管理形式,密切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纽带,增进双方互信,强化合作,提高复工效率。

  二是兼顾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部门劳动关系的不同特点,融合优势,共同发展。抗击疫情,医疗卫生、市政、环卫、食品供应等行业至关重要,国有企业是这些行业的主体,国企劳动者承担着保障社会运行的基本职责;在互联网平台、快递物流、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军企业均为非公企业,其劳动者亦肩负着服务民生的使命,很多快递员、外卖员、滴滴司机坚持工作,缓解了疫情带来的社会压力。传统劳动关系视角下,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最大差别是劳动关系稳定性不同,私企缺少雇佣关系的长期承诺,而国企的长期雇佣关系安排又会导致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市场化被认为是解决两类部门劳动关系问题的良方。然而,此次疫情揭示出,国有与非国有部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员工坚守岗位,国企提供了就业保障,私企给予薪资激励。从全局来看,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关系管理形式,给生产组织提供了多元化的劳动关系选项,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运行。

  三是要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经典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利益交换下的劳资合作。面对突发灾害,劳动关系双方各自利益预期都会提升。疫情下的复工,不是单纯的物质利益需要,此时的劳动关系调整要基于对劳动者的劳动与奉献的认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突破传统的认知局限,在制度上,充分发挥企业党委、工会的作用,把职工纳入企业决策过程中,形成良性的劳动关系环境;在手段上,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推广自动化生产、机器人、远程办公等手段,探索人机协同下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上的升级。

  四是要大力保障农民工权益。当前,农民工已经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工工作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一线。建筑工地、制造业工厂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单位,劳动者之间的物理距离很近,很多生产需要团队协作,这增加了接触风险。另外,农民工工资待遇有限,企业压低工资将严重影响他们的生计。复工后确保农民工权益,既要发挥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督救济作用,也要增进企业工会、人力资源部门的协调,为农民工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

  五是不断强化工会作用,全面发挥工会工作的制度优势。疫情下的复工,是存在风险的,工会任务重大。要突出工会的制度平台作用,以职工民主管理为抓手,理顺劳动关系双方的沟通渠道,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同时,要发挥好职工代表的作用,关注一线,关心劳动者个人心理状态,确保生产动员效率;此外,要做好工会保障,改革工会经费使用,给基层工会更大的经费自主权,侧重于保障一线。

  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劳动关系是一个关键。劳动关系调整,要基于中国特色,发挥中国优势,凝聚国家、企业、劳动者的硬核力量,确保高质量发展,打赢发展攻坚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者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