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改革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工运

推动改革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2018-12-18 08:05:33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把联席会议制度坚持下去

  陕西省总工会

  30年前,陕西省政府与省总工会率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30年来,联席会议从陕西走向全国,从省级延伸到区县,成为全国各级政府与工会普遍建立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证职工依法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制度。

联席会议是工会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重要途径

  联席会议制度让政府和工会组织坐在一起共同协商和职工有关的问题,是工会探索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渠道的重大成果。

  联席会议缘起于对职工权益的维护。1988年,陕西省总工会通过调查研究,创造性提出理顺政府与工会关系、形成会议制度的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支持。第一次联席会议上的五项议题有四项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职工们从联席会议上看到“工会在替工人说话,政府在为工人办事”,十分高兴。时任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说,“这是从宏观和源头上通过协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个很重要的制度,一个很重要的措施”。30年中,陕西省政府与省总工会共召开26次联席会议,协商议题近百项,70%以上与职工利益相关。

  联席会议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许多社会矛盾显性化。作为国企大省,陕西省联席会议协商的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和规范国企改革、化解劳动关系矛盾。我们先后提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停产半停产企业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关于依靠职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等议题,对一些企业不履行职代会程序、忽视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进行纠正,提出国企改制要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的理念,得到党政认可,并向全省市县区推广。

 联席会议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联席会议让工会代表职工用有序协商的方式和政府平等对话,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一是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国家利益和职工利益的有机统一。对职工来说,这个制度提供了一个合理有序、权威有效的表达诉求渠道。对政府来说,有效增强了政府工作的群众基础,推进了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对工会来说,是更好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效形式之一。联席会议共商深化企业改革、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等事项,实现了政府发展目标和职工利益双赢。

  二是联席会议制度从宏观和源头上推动解决了广大职工普遍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联席会议,职工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变成政府的决策和措施,从根本上保障和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陕西省政府2011年通过列支拨付形式退返企业缴纳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专项用于增加职工收入的举措,颁布的《陕西省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暂行规定》,惠及了纺织、森工、食品行业的国企职工以及陕西建设领域的所有农民工。

  三是联系会议制度让政府和工会携手面对职工群众的要求,密切了政府和职工群众的联系。联席会议制度的“三条原则”,即基本利益一致、亲密合作原则,承认各自工作角度差异、协商对话原则,维护政府权威、尊重工会群众性原则,体现了协商双方的“平等”。这种“平等”生动体现了政府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对团结广大职工投身经济建设,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稳定大有好处。

一定要把联席会议制度坚持下去

  在新时代,探索联席会议制度的发展路径,让其真正成为工会组织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重要抓手,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把协商重点放在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推进工会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构建覆盖广泛、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等内容上,放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上。

  二是要坚持联席会议的议事原则。要遵循平等和协商一致的议事原则,包括议题提出要协商一致,解决思路也要协商一致。每一次联席会议都应着力解决几个群众关心的实质性问题,确定的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对落实情况要进行督促检查。联席会议的工作程序、参加人员、沟通协调、督促落实等都要形成规范,保障制度的权威性。

  三是要提高工会干部参政议政能力。要切实加强工会政策研究工作的力量,开展对重大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涉及劳动关系、职工权益方面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熟悉和掌握劳动经济、劳动法律、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知识的专门人才,为工会更好地代表职工民主协商、参政议政奠定基础。

1 2 3 4 5 6 共6页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