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博物馆要向未成年人讲好中国故事
隋永琦//m.auribault.com2013-11-28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全国宣传思想工作战线的要求。讲话为在新形势下博物馆这一以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的文化机构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截至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下未成年人口约占总数的38%。面对这一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生理心理特征,博物馆如何制订自己的教育策略?如何向他们讲好中国故事呢?

  教育是当代博物馆功能的核心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2008年以来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博物馆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观。为使博物馆所收藏、研究、展示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得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不但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在不断调整,甚至博物馆资源与目的等博物馆本质性问题的讨论也引起人们的热议,有人甚至认为:“如果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博物馆毫无疑问是重要的收藏机构,更为重要的是,博物馆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文化机构,博物馆必须开展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去体验、发现、欣赏、深化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认识甚至价值观会发生某种改变,最终转化为他们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这也是博物馆教育的核心职能。博物馆的“收藏—研究—诠释—展示”不仅最终契合于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强调了博物馆是“向所有的人开放”的文化机构。“所有的人”,即包括了人口统计学意义所有人、使用博物馆方式上的所有人、使用博物馆目的上的所有人,以及对博物馆不同需求的所有人。

  教育策略是关键

  西方博物馆界有句名言:“博物馆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策略,要体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换的理念。观众在博物馆的学习过程,是他们通过与博物馆展品(或藏品)的知识(信息)、博物馆所提供的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传统教育中那种过多强调外部刺激、观众被动接受的思维在更多情况下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面对未成年观众,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主要指经过谨慎分析、提炼、开发的,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展览信息和相关知识),创造出能够帮助和促进未成年人学习的环境(主要指博物馆专门辟出的学习空间、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趣激励的学习模式),从而使未成年人实现启发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

  同时,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策略制定,要努力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有效集成。博物馆有些教育资源是专门为未成年人设计的,而有些则是为其他观众设计但可以为未成年观众所使用的。无论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哪一种,五种形态的教育资源在未成年人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博物馆教育人员、相关的辅助资料、必要的设备设施、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和适宜的学习环境。其中尤以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未成年人教育人员和符合博物馆文化的特点的物质载体资料更为重要。

  青岛市博物馆的实践

  近年来,青岛市博物馆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摸索和尝试。2010年5月30日,青岛市精神文明委员会主办的“青岛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挂牌仪式在青岛市博物馆举行。这项文化工程涵盖了文化博览、科普教育、农业博览、名牌企业、国防教育等十二大类200个机构。青岛市博物馆因势利导,及时推出了“我们的节日”和“公益培训班及文博夏令营”两个系列活动和包括“互动空间”“国韵学堂”和“千古探秘校园行”等内容在内的固定活动项目。

  互动参与是一种双向教育,可以有效激发未成年人的参与意识,是未成年人在博物馆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模式。依托于固定的场地、完善的设备和专业的策划及辅导力量,结合馆藏文物、陈列展览或民俗节日等,让未成年人与藏品或复制品进行零距离接触,亲手制作各类文物器型、临摹描绘文物纹样等在青岛市博物馆已属于常年开展的保留项目。例如,“国韵学堂”是青岛市博物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探索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水、木、金、火、土”五行为主要内容的启蒙性教育课程,引导孩子们关注宇宙,关注生活,了解历史,体会国学精髓,感悟人生哲理。它以其轻松有趣的内容设计和手脑并用的互动体验特色,成为青岛市博物馆为未成年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品牌项目。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无疑是博物馆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的核心平台和途径。例如,传统节日是以家庭为单位参观博物馆的最佳时机,博物馆就结合本馆藏品和研究成果,以不同节日的习俗和来历为主线,策划组织了多种适合家庭特别是未成年人参观的亲子活动。活动内容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馆藏文物和陈列展览中选择与特定主题相关的文物与事件,制作了辅助观众了解展览及文物的“宝藏路线图”。小观众拿着“路线图”在主动参与的模式下找寻相关文物、解答相关问题,在亲身体验中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简单的文物知识,增强爱国情感,感知中国故事,与他们的家长一起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中,沉浸在发现传统文化的乐趣中。

  未成年人教育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工程。今天的博物馆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的同时,也将合作的目光投向馆舍之外,通过合纵连横,不断丰富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近年来,青岛市博物馆在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下,成功开发了诸如“千古探秘校园行”之“书的故事”“铜镜的故事”“文房艺术”等系列特色“文化包”,走出馆舍围墙,走进校园,走到未成年观众中间。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