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的二手电商平台该整治了-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社评

鱼目混珠的二手电商平台该整治了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2020-08-04 06:56:3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二手电商平台上的漏洞正在成为整个电商行业这只“木桶”的短板,甚至为电商业健康发展、市场公平、消费者合法权益撕开缺口。

  据8月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随着行业的扩张,二手电商平台的商品变得鱼龙混杂,不乏有涉嫌低俗内容的服务及违禁品在出售。而类似问题曾多次被曝光,一些二手电商平台常用手法是:不管就卖,曝光就删。

  二手电商平台,可以理解为网上的跳蚤市场。不同于普通的电商平台,这是一个为闲置资源、二手物品提供流转买卖的平台。买家可以在这里买到书、玩具、数码产品等实体物件,也可以买到游戏装备、社交软件账号等虚拟商品。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这样的平台还能买到弓箭弩等杀伤性武器、处方药、野生动物、涉黄U盘等,甚至包括“你懂的”的上门服务,等等。

  事实上,二手电商平台在早期主打二手物品交易,赢得不少拥趸。数据显示,到今年,二手电商平台上产生的价值或可达万亿级规模。然而,近来的发展态势令人堪忧。在这些平台上购买盗版网课的孩子,学习内容无法保证质量,而被盗版的所有者知识产权被侵犯;在平台购买弓箭弩、管制药品的人,为社会埋下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出售假货、以次充好,甚至碰瓷名牌,则在侵蚀着市场公平,等等。更严重的是,在循环经济发展方兴未艾的当下,闲置资源本可发挥更大价值,但这池春水被某些平台搅浑,实在可惜。在网友跟帖中,一条获赞颇多的留言写道:“现在里面鱼目混珠,严重影响公平交易,但举报了都没人管。”这大体代表了很多用户的心声,更凸显了其发展混乱的现状。

  究其原因,其一,监管难度大,二手电商平台上的交易模式为C2C(个人对个人)模式,卖家是普通的个人注册用户,监管面大,监测和打击不法行为存在难度。监管部门管不过来,平台方自身监管疲软,甚至存在放水养鱼的纵容心理。

  其二,平台部分规则设置不合理,使不法分子能轻易绕开监管。比如用户注册可谓“零门槛”,个人卖家不需营业执照,即便账号被封,换个手机号再注册又可以卷土重来;商品无须经过售前检查,卖家无须缴纳保证金,付款也可跳转到第三方,等等。

  此外,二手电商平台上的商事行为界定不够明晰,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有的二手交易已突破C2C模式,有些专业卖家如房产中介假称个人急需用钱而卖房,但成交记录和上架商品中却显示多套房源。这种行为事实上已经构成B2C(企业对个人)的商事行为,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的经营者,应该履行各项法定义务。然而在“二手”“个人卖家”的名头下,其躲过了身份识别、法定义务和相应惩戒。

  二手电商平台也是商业平台,即使从事零星的小额交易,买卖双方也必须恪守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遗憾的是,当前一些二手电商平台正在因“小众”、关注度低、监管松散,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兴风作浪之地。如果说自去年起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是为电子商务行业打补丁、加固发展链条的薄弱环节,那么,二手电商平台上的漏洞正在成为整个电商行业这只“木桶”的短板,甚至为电商业健康发展、市场公平、消费者合法权益撕开缺口。

  规范二手电商平台发展,一方面,平台方和监管方都应像整治普通电商平台售假行为那样,合力打击二手电商平台上的灰黑买卖,露头就打,促使其回归激活闲置资源的初心和本质。另一方面,规范经营、打假打非,需要久久为功,期待有关方面能够及时跟进,破解监管难题。同时,希望头部平台保持清醒,探索培育出规范的二手交易模式,寻找到二手共享经济的经营范本。

  在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当下,作为一种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新业态,互联网二手交易市场前景可期。切记,千万别把“王者”硬生生打成“青铜”。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