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新时代奋斗者最美的身影-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记录新时代奋斗者最美的身影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蒋菡
2019-12-12 07:06:1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这美,是粘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劳动之美。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一线职工的苦乐酸甜,可以感受到不同行业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爱岗敬业的职业追求,更可以触摸一家企业、一个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

  工人日报社首届“最班组”全国短视频大赛圆满收官。“我们都是普通一线工人零基础自学的短视频拍摄剪辑,班长配的音。感谢《工人日报》让各行各业的班组也能在网络上露脸儿,在这个最好的时代记录下最奋斗的我们。”在“最班组大赛沟通群”里,一位参赛者的留言说出了很多参赛者的心声。

  大赛自9月底启动,一个月时间,收到参赛作品600余件。之后,100个入围作品在工人日报客户端展播,投票总数超过5300万人次。从“最精准”的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班组,到“最辛苦”的绿化班;从正在修建海拔最高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作业队,到在井下最深处的掘进班组……参赛班组中,既有荣誉等身的“最优秀”班组,也有默默无闻的“最平凡”班组,他们站在了一起,在3分钟里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各自的班组之最。

  这美,是粘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劳动之美。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一线职工的苦乐酸甜,可以感受到不同行业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爱岗敬业的职业追求,更可以触摸一家企业、一个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

  因为这次大赛,很多原本不起眼的小班组成了单位里的“大明星”。集团领导转发点赞,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专题,从厂领导、工友、门卫到食堂里的大师傅都天天投票……来自方方面面的加油点赞,让一个个班组员工格外为自己的群体自豪。

  因为这次大赛,很多班组职工的亲人更加了解他们的工作。一个小女孩看到爸爸工作的场景后激动地说:“这是爸爸的声音,爸爸在认真工作,我想爸爸了。”还有一位常年漂泊在外干工程的班组职工说:“跟媳妇两地分居容易产生隔阂,看了这视频,她说更理解我们工作的不容易了。”

  因为这次大赛,很多班组职工发现,原来自己认真工作的样子真的很美,原来班组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的样子真的很酷。参赛作品中,很多都是班组职工自行拍摄的, 它们或许制作得不那么精良甚至略显粗糙,但能让人感受到那晃动的镜头里倾注着他们对工友、对班组、对企业的深情,朴素而真挚。

  一位参赛者说,“感谢大赛给我们班组职工平淡的工作生活增加了许多光亮”。其实,他们日复一日扎根一线的辛劳付出更值得被我们这个社会感谢。班组是细胞,也是脊梁。我们的媒体应该把更多的镜头对准那些平凡中的伟大群体。

  这次大赛既是一次全景式的班组现场展示和班组亮点呈现,也是一张有着70年历史的报纸在融媒体时代的接地气的尝试。两个多月来,参赛作品以及拍摄手记、追踪报道在《工人日报》、工人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工人日报微博、中工网以及学习强国、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陆续推出,一个个由职工自己拍摄的班组故事在不同的舞台精彩呈现。

  大赛也让我们这张聚焦工厂、工会、工人的报纸更加深切地感知贴近一线的价值所在。无论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如何改变,这种价值始终值得珍视。而传播方式的变化、传播渠道的拓展,让我们有了更多可能来精彩呈现一线职工的劳动之美。

  一切都是新的,像小草欣欣然张开眼睛。我们在探索中汲取新鲜的力量,努力拓宽自身的边界,让声音传播得更远。一切又都没有改变,那些忙碌着的一线职工、那些奋斗中的劳动之美,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记录与传播的精彩画面。

编辑: 迟语洋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莫让综合素质评价变成“考父母”

    12月9日,针对社会舆论对于深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体系的质疑,深圳市教育局召开专题会议,表示将尽快完善该体系。

  • 中工时评:这个专供“职工说事”的工作室,值得关注!

    据12月10日的工人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不少企业里,多了一个专门的“职工说事”工作室。在这里,企业有关负责人会定时定点等着职工上门,让职工有什么诉求尽管提,有什么不顺心随时说。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正从以往一年一次的职代会交流扩展为日常、实时的沟通,搭建起职工与企业双方的连心桥。

  • 中工时评: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抓实

    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各地要着眼稳就业大局,出台更多支持新增就业岗位的措施,抓紧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在积极扩内需、稳外贸带动就业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举措。

  • 中工时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坚决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

    近日,全总下发《关于参与做好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向欠薪“顽疾”发起总攻,社会舆论对此给予高度赞誉。

人物

  • 今天的头条,属于他!

    今天是2019年12月11日,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诞辰108周年的纪念日,当中国人的导弹冲上云霄,当我们自己的飞船在太空航行,这些让国人心潮澎湃的时刻,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

  • 她的坚强是面镜子,照见一些人的懦弱

    “瓷娃娃”“袖珍姑娘”……这是磐安女孩曹丽珍与身俱来的标签。这个36岁、身高却只有75厘米的“袖珍姑娘”,在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最终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 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又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一则因为她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贡献,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二则因为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 民警童德的微信头像很特别

    社区民警童德的微信头像,很是特别。除了一张工作照,还留有姓名、联系电话、地址,并配着一行双色标注的文字——“如果你需要办理户口、居住证,及调解家庭、邻里纠纷,请添加此微信号进行咨询和预约办理。”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