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安:“大工匠”是这样炼成的

凌晨,喧闹的城市安静之时,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冶炼车间的炼钢炉火热沸腾。杨金安套着厚厚的阻燃服,仔细观察炼钢炉的变化。

参加工作32年了,晚上在50多摄氏度的冶炼车间里,守着内部温度达到1600多摄氏度的大型炼钢炉,已经成为杨金安的工作常态。“百炼成钢”,人们这样总结杨金安的“大工匠”之路。>>>详细

成长之路
人物简介

功夫,烈火中淬炼

日前,记者随杨金安走进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冶炼车间。1600多摄氏度炉内高温、50多摄氏度的室内温度;伴随着喷溅的钢花,阵阵热浪袭来;设备运转轰鸣,工人须扯着嗓子讲话、挥动双手比划;为保障安全,工人在贴身衣服外再套上厚厚的阻燃服……这是记者看到的情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杨金安扎扎实实从学徒做起,跟着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冶炼车间里学了一套炼钢本事。从2009年至2013年,他连续5年被评为公司的“首席员工”,2013年,杨金安被授予公司最高荣誉——“大工匠”。

记录,创新中创造

炼钢需要技术,更需要经验和创新。杨金安说,钢水在初炼炉中只有两三分钟时间,必须在这么短时间内对三四种元素进行微调,否则会给后续冶炼造成困难每一炉钢水的电耗、氧耗、钢水回收率等,杨金安都认真记录在工作手册上,用作分析总结。这样的工作手册,杨金安已写满50余本。如今,它们成了年轻炼钢工人学习的“宝典”。

“炼钢如打仗,团队协作尤为重要。”2013年,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成立,他和另外11名优秀技师、年轻工人结成了一个“创客”团队,每周探讨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制定每一个特钢项目的冶炼方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

贡献,延续于传承

杨金安担心最多的,是年轻炼钢工人的断档。每当有新人向杨金安询问能不能经常到大工匠工作室旁听学习时,他都会兴奋不已。

他认为,炼钢业十分艰苦、枯燥,很少有年轻人能长期坚持下来。每次遇到一个炼钢工的好苗子,杨金安如获至宝,关心呵护,言传身教、毫不保留地传授所有技艺。杨金安所带的徒弟,都已成为班组骨干。

今年49岁的杨金安是河南省洛阳市中信重工冶炼车间50T电炉班班长。1984年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中信重工从事炉前冶炼工作,目前是中信重工首批5名“大工匠”之一,带领着一个12人的“创客”团队。

从2009年至2013年,杨金安连续5年被评为公司的“首席员工”;2013年,杨金安被授予公司最高荣誉“大工匠”。如今,他看一眼钢水颜色就能判断温度;泼一勺钢水在地上,就能根据溅起的钢花判断其成分是否合乎要求……

2013年,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成立,他和另外11名优秀技师、工人组成了“创客”团队,每周五上午在一起探讨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固化每一个特钢项目的冶炼方法。

作为班长,2014年杨金安带领班组员工,结合50吨电炉特点,在吨钢电耗、钢水收得率、提高炉体寿命等方面不断探索,一年就节约和新创效益100余万元。

作为大工匠,2014年,杨金安带领团队经过56炉3580吨钢水冶炼,成功浇注中海油项目大型加氢钢锭20支。加氢产品钢水的冶炼成功,填补了公司在石化加氢项目产品上的空白,为公司进军石化加氢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报道

大师风范

凡铁只有经过反复锤炼,才能成为坚韧之钢。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铸锻公司冶炼车间50吨电炉班班长杨金安,和C(碳)、S(硫)、P(磷)和各种合金成分“较劲”了30多年。

两年来,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共完成攻关课题10多项,取得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总结出“石化加氢用钢冶炼先进操作法”等一批先进操作法,对今后同类钢铁的冶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0本笔记造就大工匠

责任大,风险高,但他一干就是32年。虽然工作忙,但杨金安坚持记炼钢笔记,每一炉钢水的电耗、氧耗、钢水回收率等,他都认真记录在工作手册上,回去再分析总结。他写下的50本工作手册,成了年轻的炼钢工人传阅学习的“宝典”。 “炼钢如打仗,单枪匹马势必敌不过千军万马,团队协作尤为重要。”杨金安经常和团队成员一起探讨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固化每一个特钢项目的冶炼方法,鼓励徒弟们成为“战无不胜的钢铁战士”。

三天三夜两破纪录

2015年6月10日,刚刚下夜班的杨金安尽管已经累得睁不开眼,但他仍然坚持留了下来,没有走。

上午9点钟,由杨金安召集主持的目前国内最大规格、超特大型整锻加氢筒体锻件用338吨钢锭浇注的工艺策划会准时召开。尽管已经提前开了好几次相关策划会,但炉料、炼钢、铸锭等所有参战工序的精兵强将,都被杨金安“硬请”了过来。

6月12日夜,杨金安和工友们,又迎来了另一场大战——国内最大管板锻件,即将在公司冶炼、浇铸。三天三夜,两破纪录。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内,一个一米高的玻璃柜内,陈列着一块块他们曾经成功冶炼的钢种样品,超低碳不锈钢系列、核电钢系列、石化加氢钢系列、大型支承辊系列、航空航天钢系列等等。

新闻组图

边走边交流

最新消息


悟性+兴趣+坚持=百炼成钢

杨金安说,炼钢这个行业,对工人的素质要求非常高,需要悟性,又很枯燥,需要兴趣。最难熬的是炼钢的脏、累、苦,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能长期坚持下来的。而炼钢这个行业主要靠实践、实战,没有十年八年的炼钢经验,根本就不具备当带班班长的素质。每次遇到一个炼钢工的好苗子,杨金安都会像所有的师傅一样如获至宝,关心着、呵护着,言传身教、毫不保留地把所学技艺传授给徒弟。如今,杨金安所带的徒弟,都已成为了班组的生产骨干。

执着专注 百炼成钢

杨金安肉眼判断出的温度和控制室显示的钢炉实际温度1548度相差无几,这项“火眼金睛”的绝活,一年就为企业节约上百万的电费。多年来,老杨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工作时,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记录下钢水颜色的变化、翻滚的尺寸,从而练就了肉眼测温的技艺。工作三十多年,老杨已经积攒了五十多本笔记,成为了同事们学习的宝典。

破纪录,小人物创造“大”成绩

杨金安为更多人知道,不仅是他在炼钢岗位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是他在钢铁工人的岗位上对创新的坚持。他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冶炼车间50T电炉班班长,更是金牌首席员工,是同事们眼中技术和想法都“特别厉害”的“大工匠”。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