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职业教育发展迈入黄金时代 - 教育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我国每年培养上千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职业教育发展迈入黄金时代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9-17 03:50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原标题:我国每年培养上千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题)

职业教育发展迈入黄金时代(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于忠宁

“专业点亮生活,技能改变人生。”来自中车四方公司的机床工人李启士用自己的奋斗故事为这句话写下生动注脚。李启士毕业于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进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后,刻苦钻研,磨炼技能,从青岛市技术能手,到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再到全国技术能手,走上一条技能成才之路。

一个个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成才故事充分说明,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的沃土。

近年来,我国中职、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

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质量较高的职业教育体系,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打破成长“天花板”

9月开学季,湖南籍新生李萌来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心中有些激动。

李萌今年高考考了490分,比物理类本科批次线超出68分,但她放弃报考普通本科的机会,选择了高职。“我们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专业比一些本科学校更好,与好多地铁企业有深度校企合作,我就读的订单班能实现‘入校即就业’,将来我也能当地铁司机。”李萌告诉记者。

宏观数据显示,“重普轻职”观念在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以山东为例,山东职教高考报名人数从2012年的3万多人增加到2024年的27.6万人。湖南省今年高职院校招生成绩抢眼,共有119个高职院校专业组达到或超过本科线,数量相比去年增长了一倍,一些热门院校甚至出现了通过高考考入学校的新生全部达到本科线的“盛况”。而我国职业本科院校招生更是备受追捧,有些学校的招生分数线甚至远超当地普通本科院校。

这得益于我国在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上的诸多探索。职教高考试点多年,现已正式写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职学生升学基本不存在障碍。从2014年至今,职业本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满足了学技能和拿学历的需求。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校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享有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平等的权利。

通过这些举措,职业教育发展的天花板被打破。戴栋晨就是职教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他目前正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人工智能专业的博士学位,当初他考入青岛电子学校,通过职教高考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无论我最终从事什么行业,职校阶段萌生的对专业的热爱已深植我心。”

专业跟着产业走

正在学习智能理货的学生,眼前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的,是20公里外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货物正在进港的画面。这是山东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远程实景互动教学区的场景。

秉承“校区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的办学思路,该校和山东港口集团共建智能航海和智慧港口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内容和码头业务“零距离”。

为使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变革和技术升级的需求,职业院校一直在主动应变,紧贴企业生产实际,通过实施“校中企”“企中校”等模式,让课堂和生产线联动;同时,通过开展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等,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及时融入课程。

职业教育改革,改到实处是课程。今年高职院校新增的6068个专业点迎来首批学生;同时,5052个“旧”专业点停止招生。高职教育迎来最大幅度专业调整,引导支持专业设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培养急需人才。新增专业点最多的是先进制造业,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新增备案点数量最多。

李璞玉今年刚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进入郑州比亚迪工艺装备中心担任工艺员,入职短短几个月他成功优化了某一生产流程。他感慨:“自己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并崭露头角,得益于学校优化专业设置从而学到的实用专业知识。”

产教融合让校企“两头甜”

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全面落实“一体两翼”工作布局,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推动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3年7月,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共同体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协同,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开发以及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8个省份开展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建设2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各地各行业自主建设的联合体、共同体超过1000个。

有了顶层设计,不少地方乘势使出硬招,让学校与企业“真握手”“握紧手”,推动就业从“有”向“好”迈进。

毕业不到2年,为企业创造了9项专利,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谭天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技术改变人生”。谭天雨所在的汽车与交通学院是深圳职业技术大学18个特色产业学院之一。该校联合世界500强企业或头部企业,建成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等18个特色产业学院,覆盖学校70%以上专业。随着该校校企合作走深走实,实现产教共融,培养的人才也实现高质量就业。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