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向新求质:中国文旅产业衍生新业态
新华社天津9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梁姊、张宇琪
古老的殿宇、恢弘的城墙,还有散落各地的自然遗产……曾经,参观著名的景区景点是中国游客旅行时的主要方式;如今,这个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正在天津举办的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记者观察到,在技术发展不断跨越、消费理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中国的文旅行业正向新求质,衍生出了诸多新业态。
9月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美团展台工作人员在进行直播。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拉开遮光帘,眼前的房间被一面高达3米的显示屏点亮。巨型恐龙悠闲缓慢地行走,五颜六色的小鸟在它们身旁往来穿梭,手指轻触不远处的水塘,鱼群伴随着水花跳跃而出……在数字交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融合中,中国重大考古发现——热河生物群以“植物历险记”探索体验展的方式与人们见面。
“我们期待通过沉浸式场景化和互动体验,将上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中国北方的植被和生物环境,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示给观众。”本届文旅产业博览会展商之一、艺识流数字艺术机构创始人李金林说,该探索体验展于2021年正式开展,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以科技手段演绎文旅美学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近年来在中国遍地开花,通过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体验“搬”到游客身边,为异地观展提供了可能。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的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中,由触摸互动、3D全息投影和光影效果打造的敦煌壁画艺术特展吸引了不少观众。暑期以来,这座三层小洋楼中举办了80余场研学活动,累计接待青少年1800余人次。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任晓巍说,这种沉浸式、互动式呈现经典艺术作品的形式,能让更多观众走近经典,为大众文化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
9月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与会者在博览会现场参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沉浸体验项目数量已达32024个,创造近92.8万个就业岗位,市场规模已达927亿元,总产值达到1933.4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2400亿元。
除了通过技术丰富旅行体验感的“形式之新”,中国也在改变以往“大项目、大投资、大建设”的文旅发展方向,旅游正以更加亲切、日常的姿态融入百姓生活,生发出以人为本的“内容之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说:“当前的中国文旅产业需要完成精益化、精细化和高效化转向,提供更多‘小而美’的项目和更贴合百姓需要的产品,更具有烟火气的氛围,以及更具人文味的发展环境。”
从山东淄博到甘肃天水,从天津西北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