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开授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 - 教育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南京大学开授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4-09-16 13:36

原标题:南京大学开授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高雅

“我最想对同学们说的是,人工智能不是万能,但在人工智能广泛渗透、智能化时代扑面而来的今天,不学习、不了解、不拥抱人工智能,则是万万不能的。”9月13日,南京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正式开课。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以“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态势”为题,为近4000名本科新生开授该课程第一讲,带领大家踏上探秘人工智能之旅。

今年,南京大学决定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启动建设“1+X+Y”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以1门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X门人工智能素养课+Y门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为基础,与科研机构、产业企业联合打造合作育人平台,创设各类实践应用场景。南京大学要构建大学阶段递进式、全周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教学体系,实现在南大“人人可学AI”“处处可学AI”“时时可学AI”。

谭铁牛认为,通用人工智能尚处于起步阶段。“就拿ChatGPT来说,在对话中还存在幻觉严重、逻辑混乱、语言重复、条理不清等问题;Sora文本生成的视频无法精准复刻复杂场景的物理特性和因果关系,容易混淆文本提示中的空间细节。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可谓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有专才而无通才,与人类智慧还相差甚远。”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从专用智能向多用智能发展,从人工智能向人机混合智能发展,从‘人工+智能’向自主智能系统发展,从‘蛮力’人工智能向‘灵巧’人工智能发展……”谭铁牛说,人工智能本身是一门科学,现在它也在变革科学,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正加速科研范式的变革,人工智能还将加速普惠型智能社会进程,对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带来变革性影响。

谭铁牛认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奔涌的时代潮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等各角度来看,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正当其时。

根据2024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安排,多位人工智能领域以及交叉研究领域的学者专家将围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大模型、人机博弈、智能语音等内容逐步深入教学。

这些课程将通过小班实践等方式,与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深化校企合作,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开展多层次的实践和体验,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运用智能思维看待问题的理念,形成对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而准确的认知。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