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视评】困扰超1400万“打工人”的“极端通勤”,有解么?

来源:中工网
2022-08-08 17:31

日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在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中,有超过1400万的“打工人”正在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是众多“打工人”对通勤日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如果不是因为房价的现实压力,谁又愿意承担这份额外的“KPI”呢?

“打工人”苦通勤久矣,这与城市交通治理、区域功能布局等一系列城市发展规划问题都有关系。所以,为了让“打工人”的通勤路不再漫长,许多城市都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其中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完善城市交通路网以及给予职工政策性住房补贴等;而更治本的办法无疑就是,改变城市发展布局,打造一个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落实注定需要长期的努力。

所以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妨去思考和探索更多的路径。如果“打工人”把通勤时长越短越感到幸福,作为一个衡量标准的话,那么零通勤的“打工人”幸福感应该最强。为此,日前有公司就推出了“混合办公模式”,即员工每周有1-2天可远程办公,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打工人”的“幸福指数”。

其实,随着移动互联和智能时代的来临,工作的流动性、灵活性越来越强,许多工作完全不必局限在单位的办公室等固定场所。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办公选择,条件和优势都显而易见。比如,适当的居家办公,就可以减少人们的通勤之苦,不必每天都“披星戴月”地奔波,也有利于“打工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上。而且,如果每个工作日都能有部分人实现零通勤的话,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势必会得到一定缓解,由此实现的低碳也是人们所乐见的。

当然,居家办公、灵活办公等“混合办公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工作岗位。而且,这些新的办公方式对员工的自我约束和用人单位的绩效管理等,都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还需要有关各方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对于“打工人”来说,如果通勤远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那就先主动改变自己的心态吧。比如,可以尽量利用通勤路上的这段时间给自己“充充电”,或许你会发现,眼前的“苟且”中就藏着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李嘉宇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