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打造一支“技能+技术”产业工人队伍

来源:中工网
2022-06-20 10:47

  时代的发展已经使技术和技能密不可分,产品设计再好,如果制造不出来或废品率高,企业就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江苏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公司党委专门召开一线工人座谈会,组织全公司进行“明天谁来当工人”主题大讨论,让公司干部职工认识到,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同等重要,加快培育集技师和工程师于一身的“双师型”人才箭在弦上。

  公司工会作为改革的牵头部门,积极承担组织协调职责,促进公司产改实施方案落地,为“双师型”技能人才跨界成长破冰。

  打通堵点,破除身份界限

  从评审制度入手,修订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按照两类人才贯通条件大体平衡、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的原则,搭建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成长立交桥。在资格限制方面,办法适度放宽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年限的限制,让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能够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在评审标准方面,将国家、省、集团等高规格技能竞赛奖项,集团或公司级科技创新成果,集团或公司级管理创新成果,独有操作法,参与标准制定等内容纳入业绩评审条件,让高技能人才更容易通过评审。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评定,可免于理论知识考试,更加侧重于实际操作。

  从项目管理入手,搭建科研项目管理一体化平台。利用相对成熟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把技术工人纳入公司科研立项范围日常管理。2020年由技能工人主持挂帅的科研项目就有5项,参与项目超过100项。同时,还对精益改善工作与技能人员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法、难题攻关成果的申报评比平台实施一体化管理。

  从激励政策入手,打通职业技能晋升通道。对成功通过职业技能评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照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晋升,也可获得100—800元不等的技能认定激励。工程技术人员若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名次,也能获得相应奖励。

  抓好试点,推动“双技”融合

  2019年,“双师型”人才跨界培养落地,有7名技师凭借论文、专利、标准等成果通过中车集团评审,跻身工程师序列;两名“江苏工匠”——陈士华和张学斌,直接获评高级工程师。作为首批拥有高级工程师身份的技术工人,张学斌感触颇深,他说,参加高级工程师的评定是对自身理论知识的一次挑战,不仅促进了学习,而且让自己能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去思考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正是得益于“双师型”人才跨界培养的推动,张学斌主持开展城轨齿轮传动系统跑合试验台研发项目,并成功实现该成果的产业化。2019年,该项目实现销售收入300余万元。

  成功迈入工程技术通道的高技能人才引人注目,而敢于率先“吃螃蟹”踏入技师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涌现出来。汽车零部件公司铸造二事业部技术工艺部部长朱贵华就是第一批“吃上螃蟹”的人。他说,之前只重理论,在考取技师后终于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朱贵华现在编制的铸造工艺和操作作业指导书,设计更加合理,可更好地改进工艺和服务现场。他与现场生产人员的沟通也更顺畅高效,工艺要求在现场实现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工程技术人员的跨界,对生产工艺改进有很大的促进,正如全国“铸造大工匠”、铸造工高级考评员、中国中车资深技能专家莫俊超所说:“铸造是在一个‘黑匣子’里操作,涉及到的技术门类比较杂,更偏向于经验型学科。铸造工序工艺的优化、质量的把控,需要工艺人员经常和现场打交道,需要更加丰富的现场经验和更加扎实的操作基础。”

  蝴蝶效应,“双师”成为时尚

  看到“技能+技术”双料能手在工作中取得的不俗业绩,“双师型”跨界成长很快成为戚墅堰所的新时尚。在戚墅堰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400多位报名者中,有16名特别的“考生”,他们是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工程师。

  铁马公司踏面工艺工程师李波认为,做工艺是离不开现场的,现场操作中暴露的难题正是工艺人员要改进提升的地方,只有自己更了解,才能更好地和生产人员沟通,一起把产品做好。试验检测中心无损检测工程师胡珈源报名的初衷则是为自己争口气,他说:“检测任务来不及的时候,我也会去一线帮忙。在干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熟练程度远远不如老师傅,别人干10个的时间我只能干5个。干活不熟练,光靠一堆理论知识,也很难让人信服。”

  记者了解到,在进行技能认定前,戚墅堰所会利用2—4个月的时间集中安排各职业(工种)相关的理论和实操培训。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授课培训的是公司各职业(工种)的考评员,持国家考评员证。在人社部认定的高级考评员队伍中,不乏“中车科学家”万升云、“江苏工匠”张学斌、“高铁工匠”杨余明等工匠和大师。

  “优劳优得,技高多得”的理念贯穿戚墅堰所产改的始终,推动戚墅堰所着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能+技术”产业工人队伍,为中国中车打造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汇聚磅礴力量。

  (据江苏工人报消息 江苏工人报记者 吴文龙 通讯员 耿桦 丁连崇)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