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丨城市空间建设需要“一米视角” - 民生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民声丨城市空间建设需要“一米视角”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6-01 04:10

【民声】

原标题:城市空间建设需要“一米视角”

舒年

截至目前,上海市已经在“一江一河”沿岸中心城段地区建成了170余处儿童友好空间体验场所。根据该市《“一江一河”儿童友好滨水空间建设指导意见》,未来滨水空间建设将以儿童需求为重要导向,并从主题特色、功能类型、安全保障、服务配套、共治共享多个维度,把“一江一河”地区打造成儿童友好滨水空间建设的上海样本。

现在,许多地方都在进行着城市更新,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打造儿童友好空间,创建儿童友好社区,上海市“一江一河”儿童友好滨水空间的建设经验值得借鉴。要知道,以成年人视角和以儿童的“一米视角”来看待空间和设施,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正因如此,城市空间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不论是空间高度还是功能需求,在满足正常需求的同时,也要顾及到“一米视角”。

事实上,不少地方的城市空间和公共设施的儿童适应性有限,比如,道路边缘的台阶使得婴儿车需要搬上搬下,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的不足使得带娃哺乳和如厕存在难度,成人健身器材儿童不仅难以使用,盲目上前还有一定危险……但其实,这些问题并非在技术层面上没有解决之道。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惠及的不仅仅是儿童,而是他们背后的一个个家庭。当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建造能够更多考虑儿童的需求、鼓励儿童参与时,其自然也会留住人气,更加宜居,更具生机。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如何通过改造更新,增添更多适儿性设施,增加更多儿童友好功能,是值得好好规划和设计的,从改善儿童出行安全体验、拓展儿童人文参与空间到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开展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等不一而足。而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儿童的多样化需求,毕竟,婴儿、幼儿和少儿的身高体重、活动能力和生活需求是大为不同的。这种区别,有时候甚至比不同年龄的成年人之间还要大。有的地方将城市空间内的儿童活动区域分为学龄前儿童区域和青少年区域,配置不同的活动设施,这种做法值得肯定。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城市空间和公共设施都有其产权方和使用方,产权方和使用方往往才是更新改造的实施主体,如何调动其适儿化改造的积极性,并确保这些改造符合相应标准,也值得进一步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空间的适儿化改造不能只是东拼西补,而应当有整体规划,有相应标准。有关方面应当主动预先谋划,统筹各类资源,细化相应标准和措施,协调各类儿童经常使用的单体项目和公共空间、公共设施逐步进行适儿化提升。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