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周末,全国范围内有至少42场马拉松开跑,参与者超过26万人,仅江苏一省,就有两位数的马拉松赛事进行,被称为“马拉松周末”。
2011年,我国全年马拉松赛事不过才22场,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变成了1102场,参赛者人数达到了500万人。马拉松赛事的快速发展,与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对全民健身的热情是分不开的。
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500万参赛者中,全马完赛者45.29万人,半马完赛26.89万人,总计只有72万人完赛。其中全马跑进3小时者全年仅有4435人次,平均每场不过4人次。而去年全国进行过马拉松赛事的城市达到234个,一些条件有限的城市也参与进来,竞相举办马拉松赛事,“马拉松泡沫”隐忧开始出现。
举办马拉松赛事,在有的城市看来似乎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既算作全民健身的政绩,又能藉此推介城市旅游,何乐而不为?
但是,马拉松属于高强度运动,这一运动对于场地、装备的要求很高,对于参与者的年龄和身体素质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数据显示,马拉松参赛者中,男性占比73.84%,20至34岁之间者占据半数,青年男性是马拉松的主力参赛人群。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去组织只适合小部分人群的体育赛事活动,显然不如推广其它项目对全民健身更有效。
更为关键的是,在发达国家,赛事多在人口稀疏的乡间区域举行,自然风光是主要的背景色,而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将马拉松赛事放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建成区进行,跑道就是城市的交通主干道,沿线地标式的高楼大厦才是奔跑的背景色。毕竟,乡野区域设施有限不适合办赛,摄影机下都市的天际线,反而被认为是最好的城市推介画面。
殊不知,一场马拉松赛事,其对公共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在长达数个小时的赛事活动中,一座城市的交通被切断,当地居民的出行、生活都将受到一定影响。而这,恰恰是马拉松赛事的城市主办方们忽略的问题。
举办马拉松赛事没有错,但是,如何在赛事申办和规模控制方面量力而为,能不能拿出搞马拉松比赛的精气神去搞其它全民健身项目,是否能在尽可能减少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的前提下办赛,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