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如意:记张宗祥的家国情怀精神-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作品

铁如意:记张宗祥的家国情怀精神

2020-07-21 09:21:25  来源: 杭州日报

  张宗祥有句名言:“为知识分子者,更应当一心一意为国服务。”这是他一生治学和做人的指导思想。张宗祥生活在社会动荡、西学东渐的新文化运动的年代,经历了甲午战争、洪杨之乱、八国联军、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代造就了张宗祥革新意识和心怀苍生的理想与抱负。

 名字由来

  张宗祥的名字里就包含了家国情怀的理想抱负,并且也是其人生的信条。张宗祥自编年谱记述,其从十二三岁时起就关心时事,有了悲悯苍生的愤慨之情。“甲午中日之战,深深刺激了我们两小(按:张宗祥和蒋百里)的思想。”忧国忧民的思想,从小在其心里种下了种子。在其17岁读《宋史·文天祥传》时,“敬其为人,遂命宗祥。”沿用一生。1904年,在海宁获得明遗民志士周宗彝藏过的“铁如意”,命斋名为“铁如意馆”,1921年后,曾刻“铁如意馆”印,“铁如意”伴随了其60多年,且在《铁如意馆碎录》特有“记铁如意”一卷,详细论述了铁如意的情况,以及对周宗彝人格的景仰。

 张宗祥与浙江的二次学校运动

  张宗祥步入社会起就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21岁时就教职于徐志摩曾读的开智学堂,而影响比较大的是:1907年浙江高等学堂和1909年的浙两级师范学堂的运动。1907年时,清政府以路权作押向英方借款爆发的浙江铁路风潮,这段历史,分别在《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第252、273页的《苏杭甬路案的起因和交涉》《拒借外债筑路》有较详论述。这里不赘述,诸位有兴趣,可寻来一读。张宗祥带领学生走在了这场运动的前列,其学生唐世维回忆说:“民国纪元前三年,沪杭甬铁路国民风潮发生了……冷师就是从中主持最有力的一个。”1909年,张宗祥、鲁迅等任教于浙两级师范学堂。当时,浙两级师范学堂在创办思路、师资构成、课程设置都比较前卫,如课程有:卫生生殖和绘画裸体等课。这对当时的教育界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时任学堂监督的夏震武,进士出身,以尊经、尊孔,理学大儒自居,指出学堂是“正学扫地”,要进行“廉耻教育”,要“整顿”,要恢复“正学”,百般发难于许寿裳等人,引发了浙江教育界比较著名的新旧学斗争的“木瓜之役”。最后,政府撤了夏震武监督之职,而告终。张宗祥和鲁迅等人抗击封建礼教,震惊了浙江教育界,而两人也在此战役中相知相交了。

张宗祥与文澜阁《四库全书》

  张宗祥曾说:“凡人要治学做事,必当先有傻劲。有傻劲,然后可以不计利害,不顾得失,干一点事业,成就一点学问。”张宗祥57岁时,已经抄校古籍6000多卷,完成了多项古籍整理的重大工程。 值得称道的是,1923年,组织发起募集周湘?、张菊生、姚慕连等民间实业资本,并定出“予之意,十一府须有人出钱,而非浙籍者不募”的条款,力主浙江人出钱,不动用公家钱,对文澜阁《四库全书》进行了补抄、手校,史称“癸亥补抄”。历史上,曾有三次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第一次是由丁申、丁丙补抄;第二次是由浙江图书馆首任馆长钱恂组织的“乙卯补抄”;第三次则是张宗祥组织的。经过张宗祥两年的努力补抄,计补缺书211种4497卷2046册,并将丁氏补抄本择要重校5660卷,使得江南有了一部完备的《四库全书》。张宗祥为保存、弘扬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付出了大量心血,实为一大功臣。

张宗祥与西泠印社

  上世纪50年代的张宗祥,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浙江文史馆副馆长,浙江省首届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常委等职,皆卓有贡献。张宗祥在《冷僧自编年谱》中说:“(1956年)予意,欲恢复西泠印社中篆刻印泥,兼职售书画及西湖上碑帖之类,俾友邦人士游湖者,可随意购买,亦祖国文化之一。”张宗祥的铁肩担道义,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爱护,加上其社会名望,1956年时,在省人大会上,提出恢复印社的议案。同时,为了使复社首次展览有学术水准,带头且动员陈叔通、邵裴子等社会名流,捐赠藏品。据记载,张宗祥把一生的藏品分门别类地捐给了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篆刻印章121方)。可见,张宗祥对西泠印社的感情是比较深的。据史料记载,张宗祥至少在1908年,或者更早时间就与印社的社员有交集。1912年6月,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为其篆刻白文“张宗祥印”。张宗祥在个人情感和社会使命的担当下,极力呼吁恢复西泠印社,似乎是在情理之中。自张宗祥始,西泠印社从松散的民间社团发展模式,步入了有制度、有规划,且学术定位明晰的建社轨道上来,为日后发扬和壮大西泠印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由于其对西泠印社突出贡献,陈振濂先生称其为“百年西泠印社存亡继绝的第一代中兴功臣”。

  以上述说,使我们从除古籍校勘、金石书画等成就斐然一面,看到了个不同的张宗祥。节录其说,结束本文。“人为群众服务而来,不是为个人权利享受而来……记此,以贻后人。”

  谨以此小文纪念张宗祥社长逝世55周年。(彭晓东)

编辑: 梁琼

职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