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梁至隋,福建南安丰州虽为福建南部政治经济中心,但过去仅见于文献记载,而缺乏实物资料。丰州附近大批墓葬的发现,反映当时此地的繁荣,为研究闽南历史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资料。从墓室的结构与随葬品分析,墓主的身份大都是贵族。这些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福建南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讲述人 郑辉(考古发掘领队、文博研究员)
1957年3月,南安丰州华侨中学兴建校舍,挖到许多四耳和双耳的大瓷瓶,同时发现花纹砖墓数座,福建省文管委员会晋江办事处人员查看后,认为是古代墓群。于是,省文管委派出一个工作组到场清理,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亦派人前往参加。
当年3月14日至4月9日,前后清理东晋、南朝及唐代三个不同时代的墓葬15座。其中东晋墓1座,墓室作长方形券顶墓,墓砖青灰色,在侧面印有“古钱”“人面”“咸康元年(335年)”,可以清楚地知道此墓是东晋也就是公元337年的墓葬。墓室中出土有青瓷器和铁器6件。此次还清理南朝墓11座、唐墓3座,出土150多件陶瓷器。
1973年,华侨中学东北角兴建地质队宿舍,再次发现古墓群,清理出其中3座东晋古墓。出土物有“宁康三年(375年)”和“太元三年(378年)”纪年墓砖、鸡首壶、砚台、虎子,以及珍贵的篆书阳文“部曲将印”铜印一枚。
1982年,在华侨中学西边九日山下的庙下村,发掘出西晋至唐的墓葬群,分布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一座出土印有西晋“太康五年”(284年)的墓砖,这是福建最早有纪年的砖室墓。
2006年8月至12月及2007年12月,为配合福厦高速铁路的建设,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博物院馆联合对丰州皇冠山古墓群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共发现和清理了34座墓葬,是当时我省发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处两晋南朝古墓群。
34座墓葬中出土随葬器物200余件,种类有陶器、青瓷器、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石器、珠料等。丰州墓葬的发现数量多且集中,其年代自晋延续至唐。因此,可以确定此地自晋至唐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葬地。
福建南部开发与晋人南渡有密切关系。西晋时期,南安虽属晋安郡,但仍是边境。东晋后开始逐渐发达。《泉州府志·山川条》载:“城南曰晋江,晋南渡时,衣冠士族避地于此,沿江而居,故曰晋江。”晋墓的发现,证实了当时晋江两岸确有贵族居住。至南朝时,福建南部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在梁天监时,又把晋安郡分为晋安和南安二郡,丰州即为当时的南安郡城。
以上历次的发掘,特别是2006至2007年丰州皇冠山古墓群的发掘,均出土了大量模印花纹砖,种类多样,纹饰精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六朝时期的政治背景、宗教状况,体现出人们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发展及变化,记录了当时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为研究当时的生活、宗教、文化艺术等提供了丰富资料。其中4座墓葬的墓砖刻有古乐器“阮咸”图案,这在福建尚属首次发现,对研究音乐和乐器史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阮咸”向南传播的路线提供了重要物证。
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结合,可以推断在晋人南渡时,不仅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还传入了中原地区的生活方式和发达的文化艺术。墓葬中的画像砖、模印花纹砖描绘的内容,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南安丰州皇冠山4座墓葬出土“阮咸”的模印花纹砖,足以说明这一乐器在传入泉州后的流行程度。从墓葬形制、装饰和随葬品的数量、工艺推测,墓主人不是平民,身份地位应该较高。据此推断,“阮咸”在上层社会的文化艺术生活中有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