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块文章鲍贤伦书法展”魅力何在?
杭州日报 记者 夏琳
7月19日,“大块文章——鲍贤伦书法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圆满闭幕。这场为期一个月的展览,是今年书法界的一件盛事,尤其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之后,更让人们体验到了焕然一新的振奋之感。中华艺术宫,成了不约而同前往看展且平日难得一聚的书家们的交流之地,更是研习书艺的莘莘学子偶遇书法偶像的热门场所……30天里,每天的观展者络绎不绝。在现今这个展览多得如云,“开幕即闭幕”的时代里,“大块文章——鲍贤伦书法展”持续红火一个月,不得不说,确有其独到之处,展览的每个细节都散发着书卷的魅力。展览主人鲍贤伦告诉记者,筹备这个展览耗时两年,所展作品是其半个多世纪的心绪凝结。
《高蹈》
《匠心》
“大块文章”赓续历史文脉
礼赞时代、祈愿未来
一进入展厅,鲍贤伦书写的汉史游《急就篇终篇》、北大教授严文明《良渚颂》两幅巨幛非常吸引眼球,在中华艺术宫0层中厅两面大展墙展出,以凸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扬,对社会生活与美好未来的祈愿,对长三角江南文化的追根溯源。
展览作品内容有历代文章中经世致用,体现历史责任与文化担当思想的名篇,如《尚书·无逸》、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诸葛亮《出师表》等;道德文章:有体现中华传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讲求人生品德修为的文章内容等精华;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诗文千古名篇,如《诗经》、乐府名篇,张衡《归田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宋八大家”名篇等。书写内容遴选中,围绕展览主题,既把握历代诗文主脉,又追求意与古会、与古为新、别出心裁。所选篇目版本讲究,精校细核,确保内容品质。展览努力追求文章之美与笔墨之美两相映发。
本次展览具有巨大的时代意义,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号召,充分发挥上海作为艺术精品创作平台、展示平台、推广平台的功能,续写浙沪文化艺术历史同根同源、密切互动新篇章。展览折射出一位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文化情怀。鲍贤伦在浙江长期从事文化、文物工作,为推动当地事业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为沪浙两地文化交流合作,开展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在他担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十年中,团结带领全省书法家,坚持导向,打造精品,服务社会,团结包容,培育新人,构筑了浙江书法新优势。今天他用展览作品,为大众提供丰富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为书法艺术承古开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大块文章”借笔墨构筑书法梦想
驰骋艺术疆场
“大块文章”展是鲍贤伦近半世纪桑梓之情的凝结。鲍贤伦系当今书坛艺术创作与理念创新方面的翘楚,尤其在隶书创作、创新过程中,开辟了内涵深宏、个性鲜明的艺术境界,在全国书坛享有盛誉。此次展览作品,特点显著:一是展览作品集中专题创作,系列性、主题性强。二是笔墨探索既有整体风格的一以贯之,又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丰富多变,有效避免了大型个展书写风格单调、视觉效果雷同的弊端。三是体现了作者最新的创作成果。与作者此前创作相比,创作探索更加稳健深入,个性语言更加丰富明确,艺术境界更加苍浑老辣、真气弥漫、格调高逸。代表了作者最新的创作成果与当下隶书艺术探索的前沿水平。
以“隶变探微”展览部分为例,展出了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作品,将隶书之美跃然呈现。展厅墙上有作者一段非常生动的描述,足以见作者的在艺术道路上的谦逊与求索之情:我把秦汉视为隶书的天堂,只能做梦般痴想,走是走不进去的。我想努力靠近它,像他那样发音组词说“家常话”,最好还能懂两三种“方言”。如能这样,概念化的当代腔调就可以洗脱干净了。
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许多作品文末,鲍贤伦都认真题跋,这既有他对书法本身的探索,亦有他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他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大块文章·鲍贤伦书法展”是一次高水平高品位的艺术精品展示,此次展览既是鲍贤伦历年来创作成果的总结与回顾,又是面向未来的崭新起点。
“大块文章”借笔墨表达生活意趣
展现人间清欢
本次展览运用了多种艺术展现方式,“丹崖墨痕”部分和“陶写余欢”部分,充满新意。
“丹崖墨痕”部分,是6年前鲍贤伦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期间的主题作品《归去来兮辞》事后被制作成摩崖石刻,成为传播书法、建设美丽乡村一项影响深广的文化事件。展览以情景再现与局部摹拓题跋形式还原《归去来兮辞》摩崖书法生态、创新乡村文化建设内涵与形态。
“陶写余欢”部分,展示了隶书在粗粝陶器上的朴茂之美,是作者对于遥古隶书时代匠人写书状态的神游与畅想。
鲍贤伦的书法作品呈现出艺术视觉语言和文本哲学意义的高度融合,展现着文以载道的文学修养、人文关怀和哲学理想,这主要得益于鲍贤伦全面深厚的国学修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其创作理念为当代隶书艺术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大块文章”给人以沉雄博大的文化自信与审美体验。鲍贤伦说,如果说乡情是他这次上海个展的原始动力,那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则是对他的思想召唤和道义支撑。期待鲍贤伦在未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奉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人物名片
鲍贤伦,籍贯浙江鄞县,1955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曾长期在浙江教育、文化、文物部门工作。1974年起先后师从徐伯清、姜澄清、陈恒安诸先生系统研习传统书法和书史书论。1981年获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2014年在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中,获年度艺术家·书法类大奖。被誉为当今书坛最具现实影响力的书家代表,隶书创作领域的前沿探索者。近年来先后在杭州恒庐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北京中国美术馆、杭州浙江美术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等举办个展。出版有《鲍贤伦隶书对联》《鲍贤伦书法集》《鲍贤伦书法档案》《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作品集》《鲍贤伦隶书<前后赤壁赋>》《倾盖录——刘一闻鲍贤伦书学对话》《大块文章——鲍贤伦书法集》等。鲍贤伦自2005年起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第四第五届副主席、第六第七届主席,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大学考古与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名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