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善待职工是‘铁律’”“陪伴不是最长情的告白,‘终身员工’才是”“创新已经成为职业习惯”……从这样的相互“表白”中,就能看出这家企业和职工劳动关系和谐程度之深。不仅如此,他们也用行动证明:感恩职工、厚待职工必将为企业带来恒久而深远的力量。
“秦大哥,要感恩你们一家对朝日的信任。”
“感谢朝日环保给建永的机会,15年来他从焊工成为技术骨干,在这里他得到了成长。”
这是去年11月23日,发生在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福建朝日环保科技开发公司“职工家庭日”活动中的一段对话。福建省劳模,朝日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翁希明把优秀职工秦建永的父亲秦德昌从河南请到了福州。在朝日,公司工会每年都会举办家庭日活动,邀请优秀职工父母来福州团聚。
3月30日,翁希明再次向包括秦德昌在内的复工职工家属发送“感恩短信”,拨打“感谢电话”,将“感恩职工、厚待职工”的企业文化持续光大。
善待职工是“铁律”
为职工测量体温,扫码登记健康信息……2月18日,在位于福州马尾儒江东路的企业大门口,翁希明戴着口罩,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60名复工工人的到来。他说:“这个时候返厂的工人也是逆行者,善待他们是公司‘铁打的纪律’。”
工厂入口处设立24小时健康调查岗;每4小时进行一次车间消毒处理;职工隔离观察、延期休假期间,薪资待遇100%足额准时发放;食堂不外包,对职工膳食开支上不封顶……防疫期间,朝日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保障职工权益。
翁希明至今还记得,5年前在企业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情况下,是包括纪成绸在内的36名职工不惜抵押房产千方百计筹措了2300万元,才让朝日环保渡过了危机。
5年后的今天,纪成绸依旧是首批返厂复工的职工之一。在他和其他工人的努力下,节前积压的2000件汽车尾气处理器订单提前8天发货。现在企业的产能已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翁希明说:“这是善待职工‘铁律’下蕴藏的生产力。”
感恩职工,给职工一个未来
“在朝日环保没有打工仔,也没有打工妹,你们就是这里的主人。”职工蒋永美回忆说,当初参加入职培训时,翁希明的这段话,把她的心“定”在了朝日环保。13年后的今天,她成了朝日环保的“终身员工”,出现在企业展厅里的荣誉墙上。
“在朝日环保,陪伴不是最长情的告白,‘终身员工’才是!”蒋永美告诉记者,“终身员工”即便在退休离岗后,依然可以享受与在职职工同等的收入和待遇。在这一制度作用下,超九成的职工来到朝日环保后就再也没有换过“东家”。
“感恩职工,就要给职工一个未来,职工有未来,企业才有未来。”据朝日环保工会主席罗少凡介绍,在朝日环保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全部带薪;参加职称评定获得等级晋升,企业额外给予奖励;在疫情期间“逆行”返厂作出贡献的复工工人,还将被优先授予“终身员工”。
当创新成为职业习惯
3月30日下午,在朝日环保的涂敷焙烧车间,两名工人正忙着将一个个直径仅有14厘米的陶瓷圆柱体送上生产线。这些圆柱体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小孔四周将被工人涂上纳米涂层材料,用来“拦截”汽车尾气中的部分有害气体。
罗少凡告诉记者,目前朝日环保共拥有21项专利,覆盖汽车尾气净化器制造的全流程。在这些专利背后,是企业里一个个创新团队日以继夜的拼搏。
帮助企业创新能手解决子女就学问题、优先提拔技术标兵……近年来,朝日环保通过厚待创新能手,培育以创新为导向的职业习惯和职业信仰。即便是在防疫期间,企业创新团队的脚步也从未停滞。
封装开发;工装检具设计制作;开发试制车型产品……复工后,工艺技术部经理江祥就和团队开启了新的智能化设备研发计划。他感慨:“停不下来,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朝日环保用制度规范职业行为,用道德锻造职业品格,用文化滋养职业情怀,形成了企业敬畏职工、职工感恩企业的氛围与形态。”福建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丁文清在朝日环保调研时表示,“党的建设、工会建设、文化建设成了推动企业发展的‘三元催化剂’,这是共识之后的共建、共享之后的共担,感恩职工、厚待职工,必将为企业带来恒久而深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