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制造业龙头 武汉478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稳住制造业龙头 武汉478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

2020-04-22 15:29:54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20日,武汉“解封”后第13天。

  地处武汉西南的武汉开发区,尽管大雨笼罩,但难掩活力恢复。

  街头,一辆辆标着“东风本田储运”字样的集装箱物流车,正往来运送零部件;一台台长板拖车,载着刚下线的汽车、家电,驶向港口或高速。

  沿工业园区穿行,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神龙、格力、美的等企业周边马路一侧或厂区停车场,整齐停放的上班私家车,一眼望不到边。

  各企业车间流水线上,轰鸣的机器声中,两班倒、三班倒的人工作业,24小时不间歇的机器臂,呈现出一派火热场景。

  商超也开业了,那个熟悉的“不夜城”回来了。

  478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

  在武汉工业版图上,武汉开发区是一个以汽车、白色家电等制造业为主的集聚区。

  沿13公里长的东风大道两侧,聚集着2万多家企业,包括4家整车厂、12家总装工厂,汽车零部件企业500多家,54家世界500强企业;年产汽车百万辆,家电近2000万台套。2019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035亿元,占全省1/15、武汉市1/5。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实力位列前十。

  正如此,抓住武汉开发区这个工业经济支撑、龙头,方能稳住武汉工业经济基本面。

  4月8日零点,武汉“解封”,武汉开发区历经艰难,终浴火重生。

  近半个月来,好消息不断:

  4月8日,武汉“云签约”隆重举行。东风新能源及智能化产业园等6大项目落户武汉开发区,总投资221亿元。项目涉及下一代汽车、现代物流、企业总部、科研中心、智能家电、智能制造等。

  4月10日,7大重点项目在武汉开发区集中开工,总投资303亿元,项目既包括推动产城融合的亮点区块,也含延伸产业链的汽车零部件项目。

  4月中旬,东风风神全面焕新计划开启,今年拟推出5款新车,标志着这个近几年不断交出靓丽成绩单的自主品牌车企,在创新路上正不断高飞。

  4月20日,东风标致宣布全新一代2008燃油版和电动版同步开启预售。

  武汉开发区最新统计信息显示,截至4月20日12时,该区“四上”企业1132家已全部复工复产。其中,478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岗率83.5%,比上一日提高1.4个百分点;21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岗率90.7%;154家限上批零住餐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市,复岗率84.6%;212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岗率90%,比上一日提高0.4个百分点。

  纾困解难,全方面精准展开

  汽车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和长时间停工,重启并非易事。

  一个多月来,在国家、省和武汉市“点对点”协调与支持下,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神龙武汉工厂相继复工。

  东风本田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企业,生产的多款汽车俏销海内外。自3月11日实现复产,到目前已“满血复活”,在汉三个工厂,产能均已恢复到疫前日产3000多辆正常水平。

  3月25日下午3点,神龙公司武汉工厂制造三部总装车间内,一辆全新一代东风标致2008缓缓驶出生产线,标志着武汉工厂正式开启复工。

  “稳步复工复产以来,公司上下在加班加点赶订单,努力把失去的时间赶回来。”4月21日,神龙武汉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

  纾难点解痛点。围绕企业员工返岗、人员招聘、资金短缺,开展“贴身”服务,武汉开发区,打出了系列组合拳。

  东风本田、美的、格力等单个企业员工数均在4000人以上。为保障复工企业职工回得来、住得下、行得顺、干得好,武汉开发区成立工作专班,点对点开通通勤公交车,接送职工安全返岗,筹建职工宿舍,开通职工免费通行专车等。

  为缓解部分企业资金紧张,武汉开发区一方面开展线上线下银企对接会,一方面设立10亿元中小微企业纾困资金,解企业复工燃眉之急。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帮扶下,本月底,我们向汉口银行申请的300万贷款有望到账。”4月17日,武汉瑞丽森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乾说。

  针对部分企业缺工,武汉开发区已举办多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4日,该区15家优质企业前往英山招聘,当日达成就业意向242人。

  4月21日,武汉市重启后首场线下招聘会在7个区同步进行,武汉开发区线上31家、线下26家参与,现场提供岗位872人,达成就业意向119人。

  疫情未改投资与引才吸引力

  4月20日上午,武汉开发区南太子湖创新谷,尽管四周除一个出入口,仍被各类挡板围着,但园区一条主干道两侧,停放着近百辆园区员工私家车,显示这个被称为武汉开发区四大“未来梦工厂”之一的所在地,人气正在快速恢复。

  南太子湖创新谷以打造下一代汽车,智能设计、制造、装备及车联网等产业为主的创新谷,近年来已吸引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与项目集聚。

  其中,南太子湖创新谷二期,主体由启迪协信运营。

  “疫情虽对公司发展形成较大冲击,但不改公司加大在武汉投资力度。”启迪协信集团助理总裁、启迪协信武汉科创园总经理祁英颉介绍,公司看好武汉和武汉开发区,源自对这一方发展前景的认同。

  祁英颉说,武汉产业基础雄厚、九省通衢要塞、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是公司长期看好武汉的信心。武汉开发区作为中国车都,近年来围绕下一代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产业,转型不断提速。

  启迪协信源自清华大学,去年12月启迪协信武汉科创园开园运营以来,已吸引60个重大科创项目落户,均为高端人才项目。新落户的芯擎科技,研发团队绝大多数曾就职于英特尔、高通、IBM、AMD、飞思卡尔、摩托罗拉、恩智浦、海思等企业。新落户的比西迪公司创始人韩建涛,从师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者得主、被称为“锂离子电池之父”的Goodenough。

  “3月30日复工以来,又有两家企业落户。”祁英颉介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唐晓安 通讯员张敏)

编辑: 李方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