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未雨绸缪,这根弦要时时绷紧 - 社评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社评】未雨绸缪,这根弦要时时绷紧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7-07 07:31

  【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未雨绸缪,这根弦要时时绷紧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郭振纲

  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都说明,立足防、强化救、实现减,念好防灾救灾减灾口诀,需要我们从顶层设计开始,高度重视防灾救灾体系的建设,不断优化相关机制,补齐短板,重视相关要素的合理匹配,强化整个体系的运转顺畅,努力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

  随着汛期的到来,防汛救灾成了一项紧迫的工作——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各地纷纷强化防汛救灾工作:气象部门持续跟进天气预报,预报时段从周、日到时,预报地区从省、市到县;防汛抢险部门加紧物资储备,检修防灾设施,细化人员调配方案;各地加紧组织防汛演练,检查防汛预案落实。

  重大自然灾害不时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此,我们的教训深刻。科学防灾救灾减灾一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来自中国气象局的风险普查显示,我国气象灾害占到自然灾害的70%。因此,每到汛期临近,各地纷纷拉紧防汛这根弦,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之前发生的水灾、冻灾、旱灾、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总结灾害防预及灾后救援的有效经验,会让我们今后遇到类似灾害时,能够临危不乱,事半功倍。

  比如,防灾设施是否健全和完善、物资储备是否充足,会直接影响救灾的效率及效果;预防措施是否严密、落实是否到位,也会影响我们能否最大限度减少灾害的损失及救灾的代价;防灾的技术是否先进,是否能在事前提供有效、精准的预防信息,也会牵及救灾是否及时、力量布局是否合理等。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从以往诸多次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将其转化、提升为具体的、更大范围的行动指引,十分必要。

  降低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是基,救是本,夯基固本是所有国家预防自然灾害的不二选择。当前,从总体而言,我国防灾救灾的制度机制比较健全,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统筹防灾救灾工作以来,协同联动机制更加有效,防灾救灾设施的建设和预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由专业救灾队伍和社区、街道、县乡干部组成的防灾救灾队伍也比较稳定且经过相对专业的训练。2020年,应急管理部公布十大应急救援案例,响应及时、措施得当、救援有力是其主要经验。重视救灾体系建设,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但从个别地区和局部看,有些地方在夯基固本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城市内涝的历史欠账还没有还清。2020年,重庆、湖北一些地方发生城市内涝,多地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原因就在于排水标准低,部分城市仅达到“三年一遇”或“五年一遇”标准,因此,加快防灾设施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一些地方的气象预警监测设施建设滞后,有的地方甚至存在监测空白,难以发挥及时预报、及时预防的功能,因此,增强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保障能力还需进一步跟进;一些地方社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的区域差异较大,总体水平有待提升。

  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都说明,立足防、强化救、实现减,念好防灾救灾减灾口诀,需要我们从顶层设计开始,高度重视防灾救灾体系的建设,不断优化相关机制,补齐短板,重视相关要素的合理匹配,强化整个体系的运转顺畅,努力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