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身处困境职工推开希望与温暖之门-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为身处困境职工推开希望与温暖之门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郑莉
2020-01-01 11:26:4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和帮扶工作,下大力气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彰显出工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为。

  新春之际,“送温暖”再度成为备受公众瞩目的关键词——全国总工会近日启动全国工会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安排专项送温暖资金8590万元,用于走访慰问;提前下拨3.9亿元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用于困难职工生活保障。

  此次送温暖对象从以往的7类人群扩展到10类职工群体,既包括下岗失业、患大病、遭受各类灾害或突发意外等情况的职工家庭,也有因企业停发、减发工资而导致生活相对困难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职工,还覆盖了在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中贡献突出的职工、劳模。

  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被誉为深入细致做好新时期职工群众工作的一个创举。其源头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各地工会开展的互助活动。1992年初,由全总领导带队的送温暖慰问团奔赴18个省(区、市)走访慰问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正式开启了工会的送温暖之路。

  多年来,工会送温暖工作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和职工需求变化而不断丰富,从传统的“两节”走访慰问活动,发展为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帮扶体系,并衍生出“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品牌工作,实现困难帮扶、普惠服务的“四季恒温”。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和帮扶工作,下大力气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彰显出工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为。有数据显示,自1992年至2019年,各级工会送温暖累计筹集资金超过727亿元,走访困难企业321万个(次),慰问一线职工和困难职工家庭1.65亿余户(次)。仅在2019年1月至10月,就有36万余户困难职工在工会的帮助、推动下脱贫。

  2020年,工会送温暖进入第29个年头,正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面临不小的压力。比如,各地仍存在一定数量因重病、残疾等原因难以根本脱困的职工家庭;以城市居民低保为主的政策尚不足以覆盖全部困难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等边缘群体;身处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僵尸企业”的职工,仍有面临陷入困境的风险,等等。

  对面临的形势有清醒认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足够预判,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方案路径,才能让工会的送温暖之路走得更长远,为困难职工打开充满希望的温暖之门。

  要充分发挥各地工会建立起的梯度帮扶体系的作用,分类帮扶。对于有能力脱贫的困难职工,加强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创业帮扶,强化造血功能;将新增的困难职工纳入帮扶体系;为重病、残疾等难以脱困的深度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兜底保障。

  要以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为导向,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深入细致做好职工服务工作。

  要重视发挥基层工会的首创精神,让广大工会干部的心更热一些、作风更扎实一些,在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要善于运用相关政策资源,整合公益慈善、爱心企业、志愿服务、专业机构等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各方资源与职工需求更加匹配、精准对接。

  当年“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承诺言犹在耳。要把“送温暖”这项民心工程做实做好,真正让身处困境的职工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拥有前行的力量,需要各地各级工会组织持续努力。

编辑: 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高校严管研究生,不能仅靠“一退了之”

    学校严格管理,对未达到毕业或结业要求的学生予以坚决清退是一件好事。但是,对研究生管理是否只有“一退了之”,还值得思考。

  • 中工时评:协力同心,共筑稳就业“大堤”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意见》就稳就业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重点举措,包括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实就业创业服务、做好基本生活保障等。《意见》在《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将促进就业与稳就业联通,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就业优先的政策内涵。

  • 中工时评:顺时应势,担当作为,大力推进工会新媒体建设

    职工群众在哪里,工会新闻宣传和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主阵地就在哪里。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工会要切实承担起团结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确保中国工运事业长青,必须过互联网这一关。

  • 中工时评:“被结婚”之类现象不但有解,而且必须有解

    这两天,贵州一位代女士因为多年前身份证丢失而“被结婚”的新闻,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面对代女士被他人冒用身份证件、伪造户口资料进行结婚登记的事实,河北省的民政部门竟然表示“无法撤销”。

人物

  • “汪峰”一怒,实为正风

    基层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基层工作要办的事不是小事。要办好这些事,靠的是严实作风,要杜绝的是散漫之风。

  • 马云被借钱反映出什么问题

    马云日前在参加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时发表了一个很短的演讲,称自己在一天内收到了5个朋友的借钱电话。马云没说明借钱人的身份,但最大可能是与他同道的企业家朋友。“不容易”,马云说出的这三个字背后,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年轻的创业企业面临的沉重生存环境。

  • 700封地理“情书”上写着“真爱”

    浙江金华,一中学90后地理老师丁晓涵, 4天收到700封学生写的地理"情书"。

  • 书写新时代的英雄故事

    中华民族素来崇尚英雄,具有英雄主义传统。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众多胸怀天下、志在经世济民的英雄人物不断涌现,他们身上彰显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气韵。煌煌中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不可胜计,他们仿佛历史天空中璀璨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令无数后来人慨然喟叹。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