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宁交罚款不愿整改”,办法总是有的-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破解“宁交罚款不愿整改”,办法总是有的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2019-08-02 07:06:4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在交了罚款就可以代替整改成为某种“通行证”的现实语境下,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为我们破解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经验借鉴。核心一点,就是不停留于“一罚了之”的罚款层面,而是拓展到解决问题的层面。

  一面是企业“宁交罚款不愿整改”,一面是环保执法越来越严格,罚单不断增多——据7月31日《工人日报》报道,最高法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如何处理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让企业“宁交罚款不愿整改”成为过去,给出了答案——“在具体个案中努力找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之间的平衡点。”

  平衡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从来就不是容易事。尤其对一些“排污大户”的企业而言,要求其花大价钱提升技术、减排达标,无异于大出血,甚至是“要命”。因而,“宁交罚款不愿整改”成了这些企业硬着头皮的选择。

  比如,去年,中部某省环保部门对一家污染企业先后下达整改督办通知、停止违法行为决定等文书33份,罚款30余万元,但中央环保督察组对该省“回头看”时,发现这家企业仍然“污水排河道,煤泥堆岸边”。一时间,“33张罚单管不住一个企业”的新闻令人颇有些无力感。

  执法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惩处是“决不姑息、决不纵容”,甚至有时还是顶格处罚。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仍然出现了“排污—罚款—继续排污—继续罚款”的怪现象。

  原因之一就是违法成本过低,以建设项目为例,其环境违法行为最高罚款为20万元,但与大型工程动辄百十亿元的投资相比,“毛毛雨”似的罚款遏制不住企业违法排污的冲动。

  其次,挣扎于环保与经济效益间的企业多为中小微型企业,在绿色转型升级和加强污染治理的任务面前,其资金实力、技术能力等成为显著的短板,想要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往往也无计可施。

  此外,一些地方出于保护利税大户、招商引资等心态,难免也会对其环境违法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在中央环保督察组检查那家被开33张罚单的企业时,仍有基层领导干部为之“站台”。

  在交了罚款就可以代替整改成为某种“通行证”的现实语境下,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为我们破解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经验借鉴。

  一方面,本着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那些曾经“罚不痛”“罚不怕”“不怕罚”的企业和责任人,依据“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最严环保法”,以及按日计罚等措施实施惩戒,形成有效震慑。在环保执法实践中,就有违排企业吃过近亿元环保罚单,也有违法责任人因环境污染犯罪而获刑。

  另一方面,创新工作思路,为解决问题寻找更多可能。2017年江苏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中,6家被告企业非法排放副产酸(危废液体)造成水污染,法院判决其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但对该费用的支付方式进行了创新——如果企业能够通过技术改造对副产酸进行循环利用,其技术改造费用可以在环境修复赔偿金的40%额度内抵扣。这不仅减轻了被告企业的经济压力,也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诠释了“罚款不是目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才是目的”。

  上述实践经验的核心一点,就是不停留于“一罚了之”的罚款层面,而是拓展到解决问题的层面。这是值得很多行业和领域学习之处。比如酒店布草重复使用、食品加工卫生、工程建设噪声污染等,除了依法处罚之外,能否创新更多有效的举措,既可以让企业从处罚中接受教训,又能从长远角度切实解决问题?

  让“宁交罚款不愿整改”不再是如意算盘,关键要防止钟摆效应——检查来了,数据美丽;检查过去了,一切照旧;查出问题,交钱了事;查不出问题,皆大欢喜。

  除了严格依法处罚违法者之外,乱象治理、形成长效机制无疑是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从其他地方和领域学习创新经验,探索更有实效的治理举措,是当前包括环境治理在内的诸多领域破解老大难问题的关键。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摘牌有力量,挂牌才更显分量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其官网发布了一篇公告,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7家5A级景区进行了处理。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乔家大院”,它被取消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 中工时评:净化平台内容需要“人机结合”

    反低俗依靠单一人工和技术手段无法实现,人工、技术手段需有效结合起来。“人机结合”方可织密“反低俗”网络,提高内容质量治理效率,更好地净化内容生态。

  • 中工时评:应届生年薪百万,妥否?

    近日,华为对2019届引进的部分顶尖学生进行年薪制管理,其中两名博士年薪制上限达到200万元,其余6人年薪制上限也均突破百万元,引起关注。

  • 中工时评:美国不管,韩日争端要失控?

    进入7月以来,由于日本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实施管制,韩日关系持续紧张。韩国曾指望美国能够出面斡旋,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访问日韩后表示,美方无意介入两国争端。夹杂着历史问题、领土争议和经济纠纷的日韩关系,可能会进一步走向激化。

人物

  • 庸俗幻想与无理性直播共造了“乔碧萝殿下”

    网络主播“乔碧萝殿下”露出真容,是这两天网络直播中最热的话题 ,知乎热度一度冲4亿人次。一位以少女声音、身材和头像示人的美少女主播,在一次直播漏洞后露出真容,原来是一位年过五旬的微胖妇女。在露相之前,这位“殿下”是某直播平台的网红之冠,有粉丝一次打赏就上十万。

  • “八一”特别策划丨面对镜头,他们第一次说出了心里话

    走进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地区支队就是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他们说:中国军人四个字足以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 不确定赵志红为真凶 是对“疑罪从无”的重申

    赵志红案之所以一直备受舆论关注,无疑主要是因为他与著名冤案“呼格案”存在密切关系——因为此前赵志红曾自认“呼格案”真凶。

  • “90后”女副县长,任免都得规范

    据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等报道,7月23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免去了“90后副县长”杨沁的副县长一职。九江市委宣传部则表示,这是根据中央、省相关文件,对挂职干部进行规范。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