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绝不容许外国势力搞乱香港-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编外谈

媒体评:绝不容许外国势力搞乱香港

2019-08-09 14:53:47  来源: 中工网

图为,香港中环金融商业区。图片来源,新华社。(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光明日报

香港街头政治暴力触及两大底线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香港本地反对派以及境外势力的操控下,一些暴力分子利用香港警方的克制,冲击立法会、袭击警员与市民、煽动斗殴、鼓动打砸商铺与公共设施,一些极端的激进分子更于7月21日围堵香港中联办,在大门外打起殖民时代的港英旗帜、喷涂侮辱国家与民族的标语,污损代表国家尊严的国徽。凡此种种,均可以证明香港的政治参与已逐渐被街头政治所取代,街头政治又不断地被暴力与野蛮所挟持。而这种骚乱的街头政治在当下已经触及了两大底线。(全文阅读

反对暴力乱港,捍卫香港法治

  尊重法治是香港核心价值,对暴力犯罪没有姑息妥协的余地。中央政府有足够能力捍卫“一国两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权威,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维护香港繁荣稳定。香港的高水准法治捍卫力量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港警以“服务为本、精益求精”的专业素质赢得中央的高度肯定、港人的充分信赖、同行的一致好评,经受住了暴力、侮辱、抹黑的考验。香港其他执法、司法机关,也须在各方的高标准检视下,依法严惩暴徒、遏止暴力,维护香港法治声誉。香港各界市民两次顶着酷暑集会,表达了“守护香港、支持警察、捍卫法治”的主流民意。随着暴行本质及其恶劣后果充分暴露,香港“沉默的大多数”将明确站到反对暴力的一边。

  事实胜于雄辩,外部势力和香港反对派企图撼动“一国两制”的尝试注定徒劳,一意孤行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全文阅读

新华社

香港不能再乱下去了

  一段时间以来,香港激进示威者暴力行径不断升级,对香港的法治、社会秩序、经济民生和国际形象造成严重影响。曾经繁荣稳定的“东方明珠”受到如此冲击,令所有爱护香港的人们为之痛心。

  请看极端激进分子们的丑恶嘴脸和残忍行径:他们身着护具、口罩掩面,以雨伞、铁棍、地砖,甚至油漆弹和腐蚀性液体攻击警察,咬断警员手指;公然纵火,制造、暗藏爆炸物;冲入特区立法机关大肆破坏、冲击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并污损国徽……这些暴行不仅乱港,更严重损害中央和特区的关系,严重冲击“一国两制”原则底线。试问他们的目的和诉求,到底是为了香港好,还是想把香港推向动乱的深渊?(全文阅读

香港警察执法权不容挑战

 在近期一再上演的街头暴力中,香港警察的执法权力不仅受到极端激进分子的空前挑衅和冲击,同时遭到一些心怀叵测者的横加指责,这种黑白颠倒的现象不能容忍!

  一个多月来,极端激进分子在街头攻击警方、阻挠警察依法执行任务的种种恶行已不用多言。他们围殴伤害警员、破坏警车,甚至扬言营救犯罪嫌疑人并围攻警署,行为之猖狂和肆无忌惮,令人瞠目。在处置暴力事件和暴徒挑衅攻击时,香港警队的职业态度和专业水平有目共睹,他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克制与隐忍。(全文阅读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游学与否不只是钱的问题

    暑假已过数周,不少家长都让孩子参加了暑期游学项目,特别是赴海外游学,费用自然不菲。高昂的游学费用,让一些家长感慨“养不起娃”的同时,也带来了攀比现象,最终却让鱼龙混杂的游学中介机构获益。

  • 中工时评:二青会:面向未来的青春约会

    8月8日晚,在第11个全民健身日来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在山西太原隆重揭幕。

  • 中工时评:摘牌有力量,挂牌才更显分量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其官网发布了一篇公告,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7家5A级景区进行了处理。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乔家大院”,它被取消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 中工时评:净化平台内容需要“人机结合”

    反低俗依靠单一人工和技术手段无法实现,人工、技术手段需有效结合起来。“人机结合”方可织密“反低俗”网络,提高内容质量治理效率,更好地净化内容生态。

人物

  • 这些特殊的军礼,让人泪目……

    前段时间,一位身高1米2的抗战老兵的敬礼照,火了。

  • 从源头防范恶意抢注商标行为

    近日,知名短视频UP主敬汉卿被一家公司告知,他的名字已被该公司注册为商标,敬汉卿本人无法再使用此名字作为平台账号名称,包括登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会收到侵权投诉。网友对此议论纷纷。

  • 余元君:初心的力量

    从事水利工作25年的余元君,用生命实现了自己“希望将来能为家乡有所贡献”的初心,为“治水兴湘”奋斗到最后一刻;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格;用忠诚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精神。

  • 李桓英:想搞事业,别怕付出

    旁人谈“麻”色变,李桓英却勇往直前,成为与麻风病零距离接触的第一人。她在95岁光荣入党,98岁依然坚持工作,感觉自己“活了两辈子”。下乡不叫苦,翻车不叫苦,生活从不搞特殊,李桓英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我的生活就是适应国家的需要”。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