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材”从不怕“小用” | 周到态度-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大材”从不怕“小用” | 周到态度

子不语
2020-06-13 19:09:43  来源: 周到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生侯同学,心里有些失落。因为疫情之后,工作不好找。去年12月份毕业的他,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心仪的“下家”。

  但他同时拥有了一份梦想,他正在准备考取普陀区下辖某街道的社工岗位。

  留学生,还是研究生学历,去街道当一名社工,在许多人眼里,或许有大材小用,投入的巨额教育成本付诸东流的惋惜感。

  在择业观这件事情上,许多人仍旧陷在急功近利的巢窠里,认为找工作,就应该一步到位,找到能够“配得上自己”的工作。

  然而究竟什么是配得上什么是配不上,也只能来源于习惯性思维或者道听途说。在写字楼里运筹帷幄的工作就一定比要四处奔波的工作高档?每个月能旱涝保收的工作就一定比充满变数的前途来得光明?

  足不出户,在写字楼里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如果永远被封闭在这样的环境里,或许就会和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越来越脱节,甚至彻底沦为公司的一个工具人。看上去稳如磐石的工作,也意味着自己将来的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一眼望见,人生不再有任何想象力。

考场外的大屏幕

  年轻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怀揣梦想,因为不怕试错,因为拥有面对无限可能的机会。刚刚毕业的学生,远远没有到攫取收获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就计较于工作的投入产出比,那是在收割刚刚长出青苗的庄稼,为了眼前的小利,放弃了拥有一整片麦浪的机会。

  至于留学生去当社工,或许起薪会低一点,但真的是大材小用?听听我们的侯同学是如何说的:

  “我觉得社区要想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有高层次的人才,我有留学背景,又是学国际商务的。我想,如果我能加入到社工队伍,我就一定会有机会给那些到普陀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服务。”

  说大材小用的,明显是不理解社工这份职业的成长空间。在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治理相对粗糙的环境下,社工的工作,也许会是机械的、僵硬的,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上传下达的工作。但随着我们的社会治理体系已经日渐成熟,精细化的治理要求下,社工的作用将被完全释放出来。

  他们会是让基层民众生活丰富多彩的创造家,会是社会治理在最后一公里如何精细铺开的建筑师,甚至会是体现治理水平高低最直观的标尺。

  凡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寄予希望的人,都应该看得到社工这份职业的成长空间。

  我们可以对比一些治理体系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社工地位。比如在香港,社工不仅有严格的学历要求,要必须接受过一定程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并通过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或认证。而且为了为不同的群体,从幼儿到长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社工队伍里拥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前两年的报道,一名拥有三个硕士学位,在英国曾修读四年脑退化学的社工,深感香港在这方面的不足,一力促成了在港中大开办全港首个脑退化证书课程。

考试现场

  拥有更高的素质,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反过来,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必定会受到社会更高层次的认可。

  就业不存在大材小用的问题。职位是死的,但人是充满创造性的,你的“材”,怎么去用,怎么去承担责任、创造价值,完全在你手上。你的未来,绝不会取决于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而取决于你在你的工作岗位上能干出些什么。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的记者问侯同学,你真的准备好了做一名社工吗?小侯说,我准备好了,我相信我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年轻之所以可贵,就是只要你相信一件事情是正确的,那它必定会是正确的。

  加油,侯同学,奥利给!

编辑: 王铉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