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疫情防控不能完全依赖二维码
疫情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有底线思维和兜底意识。
中工时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为全球战疫正视听明方向
有了团结抗疫的经验、共谋发展的蓝图,中非友谊将越来越“硬核”,这不仅将惠及中非人民,也将有益世界。
中工时评:把握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精髓很重要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做好内外兼防,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精髓所在。
中工时评:对病态的企业行为决不能手软
要谨防各种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让劳动者在法治的环境中挺起腰杆有尊严地工作。
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南铁根据管内客流规律,优化列车开行结构,日常线新增开行旅客列车1对,变更运行区段10对,变更始发终到站1对,变更经由4.5对,变更等级2对,变更车次2.5对。此次调图后,南铁管内开行旅客列车总数将达到591对,其中动车组列车446对,占比超七成。
所谓调图,是指铁路部门根据客货运输需要,调整运行图中列车开行对数、频次,更好为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服务。近年来,铁路调整运行图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一方面,铁路新线路的开通运行增加了铁路供给能力,调整运行图能更快把这部分运能利用起来;另一方面,铁路融入市场化的脚步不断加快,跟着市场走成为决策者的共识,加快调图频率,能够及时根据客货运输市场反馈的信息调整运能运力,从而更好服务旅客货主。
与以往大刀阔斧的调整运输径路相比,此次铁路调图显得有些”小打小闹“,但“微调”更需要掌握旅客货主需求变化,铁路部门精准化调图,更显服务诚意。目前铁路客流仍在恢复期,现有运输能力能够基本满足大部分旅客货主基本需求,因此,暂时没有必要进行大幅度调整。但随着铁路货运形势持续向好,日装卸车数屡创新高,有必要增加货物运输能力,此外,旅客中短途出行及周末高峰出行需求呈现局部增加的情况,根据旅客需求,增开部分列车也是应有之义。
增开高峰列车,有助于满足旅客高峰期出行需求。此次调整运行图,在高峰区段增开夜间列车,有助于缓解部分热门线路车票一票难求的现象,满足暑期高峰时段旅客出行需求,夜间高铁的开行,降低了人员区域间流动的时间成本,让城市间商贸流通更加顺畅,是高铁向着旅客需求开的具体体现。
每次调整运行图,增加货物运输能力都是重头戏。当前,我国已经是全球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铁路可以说是国民的生命线和民生线,但我国货物运输中,公路运输始终占大头。众所周知,和水运及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价格高、污染大,实施“公转铁”战略对打赢蓝天保卫战有着重要意义。铁路部门在主要港口之间增开货物直达列车,是紧紧抓住“公转铁”有利契机的有利体现,有助于提高物流运行效率,优化运输组织方式,吸引更多货物通过水铁联运,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作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铁路的每次调图都吸引着民众的目光。无论是大刀阔斧的增开列车,还是小频次精准化的调整运行图,其目的都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精准化”调整运行图,将成为铁路调图的常态。
疫情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有底线思维和兜底意识。
有了团结抗疫的经验、共谋发展的蓝图,中非友谊将越来越“硬核”,这不仅将惠及中非人民,也将有益世界。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做好内外兼防,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精髓所在。
要谨防各种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让劳动者在法治的环境中挺起腰杆有尊严地工作。
千里大秦线,重载舞长龙。你苦练技术,以“铁”的担当,在大秦铁路上27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亲历了中国重载列车从6000吨、21000吨到31000吨的历史跨越。
这是一支服务标杆的车队。“运力保障,我们在一线”和“让每位乘客都能安全安心地回家”是他们始终秉持的工作精神。
綦江发生超历史洪水,应急救援进入“战时状态”,各地消防救援人员确保打赢抗灾救援这场硬战。
赵怡婷是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护理专业的一名大二学员,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女兵方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