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劳动-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园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赞美劳动

2020-07-12 07:52:20 来源: 人民日报

  或许是出身农家的原因,我钟爱古今中外以农村题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比如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让—弗朗索瓦·米勒,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农民的劳动生活,画风淳朴、自然、凝重,其中《晚钟》和《拾穗者》(见上图,资料图片)尤具代表性。

  1814年,米勒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乡村,从小在田垄间长大。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是米勒艺术灵感的源头。米勒曾经说:“我是个农民,是农民中的农民。”米勒的一生,从孩童到去世,一直生活在劳动者中间,并始终认为自己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他的创作思想与目的就是要表现农民的辛劳,用平凡的日常劳作场景展现生活的诗意和壮美。

  对绘画创作,米勒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由于从小见到农民生活的疾苦,深知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他热衷于描绘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画作因而具有浓郁的田野气息,画中的劳动者形象也真实可亲。

  《晚钟》是米勒于1859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意境悠远。夕阳照射在刚被耕犁过的垄沟上,一座灰蒙蒙的教堂在远方隐约可见。温暖和煦的阳光下,一对夫妇听到远方教堂响起的钟声,停下手中的劳作,双手合十开始祈祷。在画家笔下,耕者的形象朴实沧桑,整体色调昏暗却不低沉,刻画出晚祷时庄严肃穆的氛围。画家将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日暮余晖中,耕者低头静思,大地静穆沉寂。

  从这对夫妇脚下简单的农具和贫瘠的土地可以看出,19世纪的法国乡村物产不丰、生活艰辛,但朴实的农民夫妇依然对生活满怀希望,祈盼来年丰收。《晚钟》是静止的,也是流动的;是一幅有声画,也是一首无字诗。深沉、悠远的诗意画面,给人以宁静安详之感。

  米勒的另一幅名作《拾穗者》,源于画家的日常生活。画作以一片收获后的田野为背景,以3名正在弯腰捡拾麦穗的妇女为创作对象,画面以暖色调为主,意境和谐安然。据说,画中3位劳动妇女的原型分别是米勒的祖母、母亲和姐姐。3人姿态各不相同,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劳动场面。拾穗者朴实无华,对土地充满依恋。米勒的艺术手法相当简洁,以描绘真实农民劳作生活来表达对劳动的赞美,肯定普通劳动者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罗曼·罗兰曾说:“米勒《拾穗者》中的3位农妇是法国的3位女神。”艺术评论家朱理·卡斯塔奈里说:“这幅画把人间最真实、最朴实的一面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来了。无需任何乔装和夸张,表现了真实而伟大的自然。”在米勒笔下,纯朴的农民形象仿佛从画中走来,平凡却直抵心灵。

  米勒始终追求宏大与静穆的艺术格调,表现农村题材本来的质朴、自然与静谧。米勒曾写道:“在大地上,你看到人们开垦锄地,辛勤耕耘,在我看来,这才是大地上壮丽的诗篇。”在19世纪的画家中,米勒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求灵感,以平静、朴素而又本真的艺术语言,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淳朴,表达对客观世界深厚的热爱之情。(冯方云)

编辑: 朱晶晶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