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摇身变主播实现逆袭-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职工园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或通过才艺表演,或依靠手工技艺,或凭借带货能力——

农民工摇身变主播实现逆袭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彭冰
2020-03-27 08:43:41

 阅读提示

  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火了包括直播在内的“宅经济”。这个春节,20岁的农村姑娘姜横只休息4天就复工直播,在线陪伴近2万名粉丝度过了这个格外漫长的假期……

  “疫情期间,大家一定要多注意防护,尽量少出门,没事可以到横横的直播间,我陪大家聊天,唱你们喜欢的歌……”3月10日早上6点,打扮妥当的姜横就已经坐在电脑前,正式开始一天的直播工作。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网红直播经济,在当下可谓一路高歌猛进,而较低的从业门槛也让很多从农村走出的草根们,找到了一条逆势突围的道路。日前,记者采访了3位出身农村的网红主播,一探他们实现人生逆袭的故事。

  餐饮高管转型成主播

  姜横老家在长春双阳,从服务员一点点升职到主管。半年多前,因应酬太多,姜横住进了医院,出院后,她果断辞职。辞职后,她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现在的直播公司,经过简单的面试后,因为长相甜美、性格稳重,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入职后,她吃住都在公司提供的工作室里。十几平米的屋子装扮温馨,公司配备了一整套直播设备,声卡、摄像头和灯光都是根据她的声线和长相特色由专业老师进行调配。这份工作对姜横来说感觉很惊喜,工作环境也更加安逸。

  “一开始觉得直播很简单,时间长了才发现其实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姜横告诉记者,表面上看,直播行业赚钱容易,但要保证收入稳定也要花很多心思,平时她也会多看一些其他人的直播,学习经验,查找不足。

  疫情发生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姜横的粉丝量猛增了一万多。疫情最严重时,直播间都在讨论相关话题,姜横也在配合大家的作息规律适当延长直播时间,并经常提醒大家注意防护,安慰疫区的粉丝。“希望疫情赶快过去,一切都能好起来。”姜横说。

  以前,姜横家人很反对她做主播,如今已没有了偏见,还纷纷开了账号为姜横的直播间增加人气。“其实主播也有很多上升通道,以后我还计划深造一下自己的才艺。”姜横希望好好努力,多攒些钱,为将来打下更好的经济基础。

  手艺人为找市场试水直播

  今年43岁的于建华出生于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开过塔吊、也做过烧烤师傅。因从小酷爱草编,2018年6月,他创办长春利民芳草农民专业合作社,仅用4个月时间,自创的编法和设计就申请了6项知识产权保护。

  为了打开草编产品的销路,于建华借助直播平台的火热,拍了两个草编现场的小视频,没想到其中一个展示聋哑人正在编制小挂件的视频一下子就火了。

  直播账号3天下来一共涨了4万粉丝,这让他兴奋得睡不着。“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是2019年8月21日,晚上8点多,我特意从家里赶到办公室,首次尝试直播。”

  此后,于建华每天晚上8点到10点都会准时直播,“台风”也越来越娴熟,粉丝渐渐涨到8万多个,有想从事这个行业来学习的,还有一部分外地合作社的带头人,以及意欲发展扶贫产业的干部和从事手工艺品进出口贸易的商家。

  “直播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让我对手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想让喜欢这个行业的人不仅学会编制技巧,还能从中受益。”于建华说,通过直播平台,芳草社的产品卖到脱销,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受疫情影响,芳草社一直未复工,不过这并没有耽误正常的直播工作。作为直播草编第一人,现在他把每天一次的直播调整为每周一次,将更多精力放在发展产业上。他计划联合全国各地的草编合作社带头人,把草编做成规模化、品质化的高附加值产业,走品牌化发展线路。

  打工小伙成为带货“网红”

  今年29岁的刘金银出生在四川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三块石村,辍学后开始学手艺,四处打工。两年前,创业失败的刘金银看到有工友闲暇时在直播平台赚钱,也想试试。

  初次试水直播的刘金银从不断试错到技术娴熟,收支也开始有了盈余。后来,平台的工作人员专程从北京来到刘金银家,介绍他从辍学到玩转直播进而影响他人的经历,从那时起,他开始火了,粉丝量飞快上涨。

  闯出名气后,一直靠直播田园生活的刘金银开始带卖山货,并将网店的农产品基地设在离家70多公里外的贫困小村石顶山,当地原生态饲养种植的土特产质量上乘,很受粉丝欢迎。2019年,全年共销售各类农副土特产品近500万元,帮助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让石顶山的村民们切身感受到网红的“威力”。

  疫情期间,部分地区快递停运,刘金银投资10万元新开的实体店也被迫关门,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好在目前快递正在逐步恢复,收益也在慢慢变好。

  如今,刘金银的直播账号已经有85万名粉丝,销售的山货一直供不应求。今年,他计划将销售总额提升至2000万元以上,未来希望能继续好好创作,帮助更多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我文化不高,如果不改变不创新,粉丝早晚有一天会厌烦。”“网红”光环并未让刘金银迷失,他理智地告诉记者,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不得不每天承受巨大压力,一有闲暇时间就关注时事,阅读自媒体运营、美食等方面的书籍,让自己变得更有内涵和发展潜力。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姚怡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