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筑路工人有干头”-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职工园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筑路工人有干头”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2020-01-10 07:09:26

  2019年12月27日10时,森村二号隧道横洞口一阵轰鸣声响起,由中国电力建设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承建的中老铁路全线最长隧道提前7个月贯通。这也标志着中老铁路线下土建工程全面进入收尾阶段。

  热闹的贯通仪式结束后,电焊工曹记全没有离开,他拿着国旗拍照留念。“我要发给家里人看看。”这位来自陕西宝鸡的农民工一脸自豪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年过五旬的曹记全2017年来到老挝,一直没回过家,今年春节也回不去。

  他点开手机里的照片,指着一个穿着舞蹈服的漂亮小女孩说,“这是我孙女,舞跳得可好了!”他粗糙的手指继续在屏幕上滑动,说:“这是我家,今年新装修的。”

  对这个辗转多个工地、干了30多年建筑的农民工来说,“在国外建铁路”也许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而向外人展示他那可爱的孙女和新装修的家,则是他寻常日子里的灿烂瞬间。

  “一段宝贵和难忘的人生经历”

  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北起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线路总长414公里,是老挝政府高度关注的“一号工程”。

  “这条设计时速160公里的铁路,全部采用中国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建设。”中国电建副总经理李燕明介绍,中老铁路全线土建共划分为6个标段,中国电建承建IV标和V标两个标段,正线全长165公里。

  “Ⅳ标管段地处‘四无’地区,即无人、无路、无电、无通信网络。”李燕明说,当地资源匮乏,山高路陡,且基础设施落后,物资设备进场难,而人员稀少,使得劳动力组织也面临困难。“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占比大,施工风险高。”

  “整条铁路线上,这两个标段是红点特别密集的区域。”中国电建老中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李斌指着墙上的地图告诉记者,那些“红点”是未爆炸物。在施工过程中,排除遗留的未爆炸物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中老铁路是区域互联互通的典范工程,参与这个工程值得自豪,也是一段宝贵和难忘的人生经历。”李斌坦言。

  对李斌而言,“难忘”还有另一层涵义。这两年多时间,对他而言是双重挑战——不仅面对工程建设的巨大压力,还遭遇妻子突患重病的人生打击。“项目重要,家人更重要。项目离不开我,家人更离不开我。”眼下,两个标段完工在即,回首这段经历,李斌忍不住红了眼眶。

  “看到更远的世界”

  目前,整个老挝境内仅有一条正在运行的铁路——从泰国到老挝的塔拉能铁路,在老挝境内约3.5公里。

  老挝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中老铁路的桥梁与隧道里程数之和占总里程的60%多。难怪有人感叹:“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是架出来的,是挖出来的。”

  水电十四局老挝项目部经理徐有亮,2016年8月初次来到老挝。“踏勘的时候,一些地方只有狭窄的土路,得坐手扶拖拉机进出。更多地方没有路,于是找来当地村民拿着砍刀开路,那些无人区就是我们一步一步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出来的。”徐有亮说,花了近半年时间才完成了37.4公里线路的踏勘。

  无路,修路。无电,拉电。无通信网络,配卫星电话。没房子,租当地老百姓的房子住。“我们第一批来了12个人,项目铺开后人更多。”徐有亮告诉记者,安家进点,跑步进场,每个细节都需要考虑到。

  据老中铁路总公司董事长鞠国江介绍,中老铁路全线414公里,便道修了1800公里。当地有的老人一辈子没到过县城,有了便道以后,才知道了县城是啥样的。

  在建铁路的过程中,水电十四局还帮临近的村子接上了自来水。山石瓦村村长阿吉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以前,村里人要靠打井或从山上接水,现在用水更方便,喝水也更卫生了。”阿吉对铁路的开通满怀期待。“村里很多人种水果,以后铁路通了,水果运输就更方便了。”

  徐有亮也从当地人的目光里真切感受到老挝人的变化。他说,“再过几年,通过中老铁路,老挝人能看到更远的世界,更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在国外修铁路”

  “中老铁路最长隧道森村二号60%的施工任务由水电十四局承担,其中,我们二衬班干了2800米,主要是浇筑混凝土的出口工序。”森村二号隧道出口二衬班班长陈道国告诉记者。第一次出国干工程就能干这么“标志性”的项目,他很自豪,“我在国外修铁路”是件挺让人骄傲的事情。

  陈道国的班组有20名中国工人和8名老挝工人。对当地的工人,他们从制模到浇筑混凝土手把手地教,现在,徒弟们都可以独当一面了。“有了一门手艺,将来他们到别处也可以挣钱。”陈道国说,他手下的8名老挝工人都是20岁左右,有力气,也很能吃苦。

  打混凝土和制模需要连续作业,去年4月,为了跟上进度,不影响后道工序,陈道国带着班组工人们整整干了一周,二衬创下192米的月纪录。

  “当地工人干活时有一个小擦伤,我也会陪着去看。大家以心换心,我对他们好,他们也对我比较信任,都说回头去别的工地还要跟着我干。”陈道国说。

  陈道国的两个儿子也在二衬班。“虽然现在国内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干这行,但我这两个儿子都愿意。他们说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筑路工人有干头!”陈道国一脸自豪地说。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