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是这么做吗?”“快来看,我做好了,这是我做的皮影。”“我的比你的好看。”一群孩子手中拿着卡通造型的皮影,边玩耍边兴奋地说着。这一幕发生在丰台区方庄地区职工子女托管班里。8月20日,前门大栅栏中国皮影传习馆馆长曹伟来到方庄地区职工子女托管班,为这里的33名6岁到12岁的孩子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非物质遗产体验课。
课上,曹伟首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世界级非物质遗产皮影戏的历史,其中包括了泰山皮影的发源、特点和传承人等介绍。随后从皮影戏观演到皮影人制作,再到皮影作品展示和表演,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完整的皮影戏形成过程,给予孩子们创造空间,融入孩子们的奇妙创思,让这一非遗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
“曹馆长像故事一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皮影戏600多年来的发展轨迹和传承人的经历。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劲儿,我们当老师的知道孩子们太喜欢听了。”托管班的老师史圆圆说。
据了解,泰山皮影历史悠久,文化价值巨大。在明代古籍《??杌闲评》中就有关于泰山皮影的记载,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泰山皮影于2007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联合国教课文组织评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掌握着皮影界最高的表演绝技“十不闲”,所谓“十不闲”就是一个人演出皮影戏的技巧,该技巧更是扬名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