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企业减负就是替职工分忧-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给企业减负就是替职工分忧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杜鑫
2020-02-12 08:52:55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让很多企业猝不及防,遭遇短期困难,特别是一些生产性企业、零售企业、文旅企业等。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涉及缓缴社会保险和部分税款、减免房租、贷款适当展期等方方面面。

  疫情之下,政策的春风吹到了企业身上,帮助其纾解困难,实际上也是在替职工分忧。职工忧的是什么?除了疫情本身,职工担心的是,自己的企业能不能扛过这次疫情?后续有无发展动力、有无前景?自己的工资、福利是否会受到影响?说到底,就是自己的饭碗能不能端得住、端得久、端得好。

  从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稳岗本就是关键词之一。稳就业的政策导向很明确,这无疑给职工吃下了“定心丸”。比如,多地都提出通过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措施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深圳规定,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北京则明确,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将可按6个月的上年度本市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参保职工人数,返还失业保险费。

  政策的精准发力,给企业实实在在地减了负,让职工看到了企业生存下去、渡过难关的希望,不用担心因疫情丢掉饭碗,可以安心地做好防疫工作。

  根据调查,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增加、贷款到期等是疫情之下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这些困难,企业自己知道,身在其中的职工也急在心里。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扶持企业的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这些疫情之痛,通过减免房租等措施给企业减负,通过金融支持等措施给企业增加资金。根据媒体的报道,深圳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这些政策给到企业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还有政府与企业共渡难关的决心和勇气。

  政策组合拳出台的及时、有力,传递的是政府对于问题较强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不仅仅让企业和职工看到了渡过疫情难关的希望,更看到了未来发展的信心。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于各种政策的运用、各部门的联动,都已形成相对比较熟练的操作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还因地制宜地出台一些特色的办法,比如沈阳建立24小时应急热线,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北京提出给予中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返还的补贴政策……目前,一些企业已经陆续复工,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政策能否及时跟进,更加精准地助力企业应对困难,既关系到经济发展,又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当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真正的春天并未到来。如何一边做好防疫,一边发展经济,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各方继续努力,共同奋战,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