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下)

2018-12-17 07:49:11

  (五)在时间面前,人类的想象力总是存在着边界。一组数字的对比,让改革开放“光阴的故事”更富吸引力——

  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8%;今天,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5%左右。

  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385元人民币;今天,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是名副其实的中等收入国家。

  1978年,中国老百姓每赚100元钱,要拿出60元左右购买食品;今天,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29.3%,人们将收入的大头用来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

  1978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贫穷是大多数中国人共同面对的敌人;今天,中等收入群体已达3亿多人,巨大的消费潜力正转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1978年,中国的民用汽车拥有量仅为135.84万辆,“私家车”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今天,汽车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私人汽车拥有量已超过1.8亿辆。

  ……

  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在40年的时间里奋起追赶、拥抱现代化,激发出令人难以预想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可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中国发展的密码在哪里?时至今日,这依然是很多国外观察者苦苦求索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谁能解释中国经济,谁就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曾提出中国发展“冲击-回应”模式的著名学者费正清,在去世前否定了自己的这一提法,他说,经过50年的阅历和观察,他发现中国的现代化很可能不是“冲击-回应”的结果,而是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动的结果。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自身的内在性和动力源。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力量之源,那就是激发人的力量。因为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1982年,郑艳萍等几百名年轻姑娘,进入深圳最早的港商独资企业凯达玩具厂,成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我要向你们鞠躬!”2007年,郑艳萍和“凯达姐妹”们登门探望当年创办蛇口工业区的袁庚,这位90岁的老人摘下帽子,向她们深深鞠了一躬。

  无数郑艳萍和“凯达姐妹”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值得我们脱帽致敬!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坚韧的付出,闯出人生的新天地,也推动社会大踏步向前。被誉为民企“不倒翁”、商界“常青树”的鲁冠球,创业之初只有4000元、6个人,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带领着企业一步步从田野走向世界。如日之升,“个体户”出现,“企业家”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千帆竞发……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原来的方寸之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尝试换一种活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过去几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用中国梦点燃奋斗的激情,为人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从简政放权的便利到民生改善的托底,从创新创业的激励到法律制度的保障,亿万人民人生出彩的舞台更加宽广,奋斗成功的渠道更加通畅。

  “上海最高的楼里,有我的名字”。在浦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632米高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上海中心用一面长60米、琉璃材质的荣誉墙,镌刻下8年建设周期中4000多名建设者的名字。新时代属于奋斗者,成千上万的改革者、创业者、实干者,正以孜孜不倦的探索、锐意革新的行动,推动中国现代化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六)“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凝聚成发展的共识。1980年,浙江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态被打破,一大批“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依靠自己的劳动赚取报酬,不必再担忧因财产而造成麻烦。致富光荣,迅速成为一条人们认可的理念。

  对个人利益的保障,突出体现在明确产权并保护产权。重新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迅速认识到,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迈过“姓社姓资”的争论、“姓公姓私”的迷茫,国有企业改革大踏步向前迈进,三资企业、外资企业纷纷设立,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公私分明、改革确权,充分运用法治保护个人权益、调处矛盾纠纷,极大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以每个人的奋斗推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奋斗。

  只有少数人富起来,当然也不是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执政党一以贯之、念兹在兹的政策基点;走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亿万中国人的现实追求。

  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山河破碎、举国悲恸。仅仅三年多时间,从八方救援到对口援建,灾区生产生活迅速恢复,整洁美丽现代的新家园巍然挺立,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令国外观察家感叹“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这样做”。中国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彰显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天地可鉴!

  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矢志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也不能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特别是过去6年多,脱贫攻坚的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统计显示,2012年到2017年农村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7年末的3.1%。改革开放的中国,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有外国媒体评价,“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改革开放擘画的历史长卷里,最大受益者是亿万人民。承认个人利益,尊重个人利益,保护个人利益,发展个人利益。从历史中来,向着未来去,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思考“利益”命题,找到了一把启动“腾飞引擎”的钥匙。

  (七)有人说,离开了人,一切发展都将失去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开放全面打开了人的自由发展空间,赋予了个体追求自身幸福的多元维度,从而拓展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伟大变革。

  犹记1984年,55位厂长《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书登上《福建日报》,成就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段佳话。3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企业家回信提到此事,强调“各级政府正在加快转变职能、大力简政放权,目的之一就是让市场更好发力,让企业创新创造源泉更加充分涌流,这是又一次重要的‘松绑’放权,也是企业家更好发挥智慧力量的历史新机遇”。

  40年改革开放,为人的自由流动架设起一座座“立交桥”。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累计已有2.28亿人报名参加高考。无数人通过这场改变命运的考试,走入大学的知识殿堂,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今年,285万人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比上年多出47万人。调查显示,10年前,中国每送出3人留学,只能迎回1人;现在,八成留学人员选择回国。人才向上、人才回流,正因改革开放时代是重视人才的时代,改革开放的中国是富有活力的热土。在这里,无论是辞职下海还是打工创业,人的价值越来越被尊重,人的潜能日益得到释放,人的未来蕴藏着无限可能。

  40年改革开放,为“体制内”工作者重新定义了价值。今天坐在写字楼里的央企员工很难想象,改革开放之初,国有企业“打酱油的钱不能打醋”。在重庆,某钢铁企业使用的一套设备还是洋务运动时期的,能耗极大;只要改进一下动力系统,两年的能耗节约就能收回相关投资。1986年,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此后,从注重利润、改善经营,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再到股份制改造、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职工的创造力和实干潜力被激活,不断为中国经济巨厦添砖加瓦。

  40年改革开放,为“企业家精神”打造了开阔的生长平台。我们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肯定民营经济在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刘永好与新希望,任正非与华为,马云与阿里巴巴,马化腾与腾讯,李书福与吉利……以改革开放为宏阔背景,不胜枚举的成功故事震撼心灵,激励着年轻人朝着梦想勇敢进发。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家;去年亚洲新增的18家独角兽公司,中国就占据了15家。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位外国记者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眼里中国40年的变迁,那就是“选择”。改革开放,给无数人带来选择的机会,可以见识更广阔的天地、成就更丰富的人生、拥抱更美好的未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亿万中国人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8年10月,在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从今天到未来,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必将进一步打开每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成长空间、发展空间、精神空间、梦想空间。

  (八)“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1981年,受到改革春风感染的词作家陈晓光,一挥而就写下了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感受。

  岁月不老,初心不变。今天,我们推开新时代的大门,回望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正是要为每个人开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历史新起点上,这是一个政党充满自信的宣示和承诺,也是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让我们共同携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用近14亿人的激情、梦想和奋斗点亮中华民族的历史星空,为中国锻造新的辉煌,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天地宽,改革四十正青春。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任仲平

1 2 共2页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