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塑造工会新形象-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建设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塑造工会新形象

张刃
2018-12-03 16:31:29

  这则新闻的亮点,不在于提出若干工作原则,也不在于拿出多少资金支持职工之家建设,而在于工会主动把自己的服务品牌推向了公共区域,在社会上塑造了工会新形象。

  11月26日,北京市总工会召开职工之家、职工暖心驿站建设现场推进会,介绍先进经验的同时,强调牢固树立职工主体意识,把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贯穿到职工之家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以职工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建家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把“家”建在职工心坎上。并且宣布,加大对示范职工之家、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和职工暖心驿站的资金支持。这则新闻的亮点,不在于提出若干工作原则,也不在于拿出多少资金支持职工之家建设,而在于工会主动把自己的服务品牌推向了公共区域,在社会上塑造了工会新形象。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职工之家是企事业工会为本单位职工提供服务和交流的场所,理所当然应该建在单位内部,而且,一直以来也确实基本只为本单位职工提供服务。但是,时代不同了,工会工作也要适应变化了形势。为了将职工之家的功能辐射更多人群,从今年开始,北京市总工会着力打造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在商圈、楼宇、社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公共区域职工之家,虽然目前只有13家,但其创新、示范意义不可小觑。

  首先,这是首都工会工作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业态的出现和劳动者就业形式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工会适应新的形势,在创新组织形式,建设行业、区域工会的同时,创新为职工服务的新方式。打破单位局限,建设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就是北京市总领导所要求的,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明确职工之家建设定位;围绕职工群体不断变化的需求,创新职工之家服务思路;围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职工之家建设工作机制。

  其次,这是首都工会努力贴近职工群众,竭诚为职工服务的体现。分散于商圈、楼宇、社区乃至奔波于大街小巷的新业态劳动者,不同于集中于某一个单位的职工,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他们加入了工会就要参加活动,工作之余同样需要一个可以聚集、交流、学习、休息、娱乐的阵地。打破单位局限,建设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就是牢固树立职工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了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和服务,把“无形”的组织建成了一个“有形”的“家”。

  再次,这是首都工会扩展工作领域、增加服务项目的体现。除了打造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北京市总工会还依托便利店、加油站、银行网点、房屋中介等不同业态场所,通过共建共享机制,推广建立职工暖心驿站,因地制宜地开展“小而精”、随时、便利的服务,不仅实现了“家”与“站”的相得益彰,而且可以使不是工会会员的普通市民也可以享受到工会提供的大部分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走近工会。

  最后,这是首都工会扩大社会影响、树立社会形象的体现。工会把职工之家建到公共区域,带来的社会影响很大。以往,有关工会工作的信息较少在其他社会媒体亮相,而北京市总工会的这个现场推介会及会上推出的政策、措施,当天即在北京晚报等多家都市媒体重点刊出,可见这件事引起了舆论的格外关注,对于扩大工会影响,树立工会形象,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