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一片丹心: 阎肃的艺术人生(图)
//m.auribault.com 2015-11-25 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 更多

  为京剧《红岩》甘坐老虎凳

  阎肃是公认的博学多才,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的作曲家温中甲说他是百科全书、百宝囊、智多星,“记忆力超常,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歌曲,能够倒背如流,连词带曲他都能唱出来。”歌唱家蒋大为则说电视剧《西游记》播了三千多遍,阎肃创作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功不可没:“我在每场音乐会结束时唱这首歌,都会引发全场大合唱,大人小孩都会,可见它深入人心。这首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通过一首歌就能将人心凝聚到一起,这是艺术的力量,也可见阎老的功力和水平。”

  “我在创作上没有什么窍门,只有8个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文艺界的‘词坛泰斗’、‘国宝级艺术家’等评价,我一概不承认,根本没有的事,感觉自己没做什么,怎么就有了这么高的评价。我唯一承认的,就是我很勤奋,我认真对待每一分钟。”每当有人向阎肃讨教创作秘诀时,他会这么说。

  平日里阎肃简朴得让爱人李文辉都觉得不可思议:“穿着从来不讲究,给他买了贵一些的衣服,让他知道了就放起来,舍不得穿。吃饭也不挑,剩菜剩饭照吃不误。”他最看重的是学习,李文辉说:“30岁前老阎连个休息日都没歇过。常常是一杯茶、一支烟,一本书看一天。即使现在,也是每天看书到夜里一两点。”阎肃的儿子阎宇记忆中搬过七八次家,“我脑海里老爸在每处家里的场景大多是坐在书桌前的样子。要么在看书,要么就是在写东西。”他还说包括父亲参加各类电视栏目也都精心准备:“之前都是认真做足了功课,才有所谓的出口成章,让百姓爱听。”

  阎肃所说的“行万里路”,则是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他有个重要体会:生活不会欺骗人,艺术创作一点儿也离不开生活。当年京剧《红岩》创作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重庆渣滓洞一间黑咕隆咚的牢房里,阎肃作为编号3841的“囚犯”双手被反铐,戴着沉重的脚镣坐在老虎凳上,当捆绑的脚下加到第二块砖时,他两条腿的筋都快要绷断了……为创作《江姐》,他又和同事们两下江南、三进川东,走访了几十位尚在的地下党员和革命志士。历时两年实地采风、数十次创作修改,又经过一年多排练,1964年《江姐》一经问世,数百家文艺团体相继上演,毛主席观看《江姐》后,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阎肃。至今《江姐》已经5次复排,以江姐为代表的大批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的红岩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病床上依然惦记单位和春晚

  今年9月诸多朋友和同事得知阎肃脑梗住院的消息,大家都很难相信平时总是精力充沛,即便年过八旬依然活跃在文艺战线的阎老怎么就病倒了。

  原来9月14日阎肃参加了一个文艺活动,晚上六七点钟回家后感觉腿有点麻,当晚就住了院。儿子阎宇记得9月28日父亲念叨着,要把央视文艺频道总监请过来,“想商量商量空军弄个什么节目,用哪个歌当背景音乐,阅兵总得有个节目吧。他还说一直没有找着2016年春晚的魂是什么。”再就是惦记他所在的空政文工团排演的剧目《守望长空》,他还没看过整场,觉得大体还行,但台词还不太精细。值得一提的是,阎肃还特别嘱托儿子:“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不准跟组织上提一点要求,我把这一生完全彻底地交给组织,组织上已经给予我太多,我却回报的太少。”

  9月底阎老陷入昏迷,10月中旬起才慢慢恢复,由重度昏迷转中度昏迷。脖颈部位可以轻微转动,状态好时还会睁开眼睛,转动眼球。

  与阎肃相识相知近60载的空政文工团创作员、一级作曲姜春阳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听说阎肃参与策划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经常忙到深夜,非常辛苦。便打电话过来问候阎肃:“老伙计,85岁的人了,悠着点!”阎肃的回答是:“我还得干!”当时还用他浑厚的嗓音,铿锵有力地在电话里唱道:“云海大无边,蓝天多辽阔,任我飞行任我走,一双银翼保卫祖国。迎着太阳高声唱,我爱这战斗的生活。”这首激昂的歌曲是阎肃和姜春阳40年前共同创作的,歌名就叫《我爱这战斗的生活》。

  歌为心声,歌如人生。我们相信阎老不会停止属于他的这场特殊战斗!(本报记者 黄蓥 冯楠)

1 2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