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童祥苓:我演“杨子荣”的台前幕后
//m.auribault.com 2015-02-01 来源: 劳动报
分享到: 更多

周总理说我唱的不是杨子荣而是诸葛亮

  1965年第一次彩排,周总理、江青到艺术剧场,审看我们彩排《智取威虎山》。总理对我说,我唱的不是杨子荣而是诸葛亮,要走自己的路嘛。这话对我震动很大。他怎么把杨子荣和诸葛亮相比,还非常重要呢?我仔细揣摩,悟出了一点道理。杨子荣是现代革命战士,诸葛亮是古代谋士,两人身份不一样。传统老戏的腔调、演唱方法都是为了表现古代人物而创造出来的。而我只想套用表现流派这样的方法表演杨子荣,只能给人古代穿八卦衣、手握羽毛扇的人物那样一种感受,和现代的解放军战士格格不入。总理的话使我找到创作指导思想的根本错误。我要走自己的路,当然要改变唱法,首先要理解剧中人物,要有自己的看法。  从1965年开始修改加工《智取威虎山》,我们在绍兴路京剧院二楼大厅排练。排练厅里只有一块六平方米的旧地毯,当中还有个大窟窿,演武戏的演员每天就在这块地毯上练功摔打。当时没有练功服,大家都穿着自己的衣服,每天三班排戏,体力消耗很大。为了演得像解放军,每次去剧场都列队步行。我们自觉地订出很严格的制度:后台不聊与戏无关的事情,不带亲友到后台,不抽烟,不打牌下棋,开演十五分钟前候场,出事故不过夜。这些制度后来都成了样板团的演出制度。

  《智取威虎山》十场戏,杨子荣轮到七场,而且三、四、五、六四场紧连着,那时我体质比较弱,每排完一次就要呕吐,吃不下东西。南云整天抱着个汤罐子跟着,我什么时候有胃口就吃点面包,喝点汤。为了增强体能,我每天早晨从绍兴路开始,到陕西南路、建国西路、瑞金二路,跑一个大圈,回到京剧院就马上练唱,锻炼自己能在喘息时唱念自如,不这样练,怎么演打虎上山啊!

北京演出时毛主席为《智取威虎山》改词

  1966年又排了一次,奉江青之命去北京演出,剧组由上海派来三位同志暂管。那天在北京京西宾馆礼堂演出,听说毛主席来看戏,大家又激动又紧张,每个人都检查了几遍服装。我们在舞台上表演得那么投入,说实话这是最好的一场演出。当幕落下后谁也不动,台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我和大家一样,似乎等待着什么。幕又拉开了,毛主席、周总理上台啦,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中,主席缓步上台,举手向大家示意并与我们合影,我感谢一位记者把这历史时刻拍下的相片送给我。主席在台上没讲什么,他从来不和我们讲话,有意见就在台底下说,然后再传达。

  演出后,江青上来说通过了,宣布毛主席为《智取威虎山》改了词:第五场《打虎上山》唱段中“迎来春天换人间”,改为“迎来春色换人间”;第九场《急速出兵》少剑波的唱段“同志们整行装飞速前进”,改为“同志们整戎装飞速前进”。剧本就此定稿。

  毛主席如此认真细致看戏与改词,使整个剧组欢腾一片,这出戏大伙儿完成了,激动得不得了,总算过关了。我格外激动,那时候大家都说,童祥苓演不了正面人物。现在,我接手的第一次英雄人物就算完成了,我的音乐任务也算完成了,因为这个基调已经被肯定了。  本文采访撰写得到章洁同志的帮助,对她付出的辛勤劳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童祥苓/口述;冯绍霆/撰稿)

1 2 3 4 5 6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