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想讨薪,不妨试试网络立案-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劳动维权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疫情期间,农民工不方便出门讨要工钱,法院执行外出也受限——

特殊时期想讨薪,不妨试试网络立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周倩
2020-04-03 09:19:50

  阅读提示

  受疫情影响,一些农民工的讨薪路因暂时出不了门而中断;一些农民工因公司经营困难而被欠薪;与此同时,法院执行外出也受到限制。对此,法官支招,可通过网络立案讨薪;如达成和解,则建议签订书面协议并将协议发给法官执行终结。

  “公司说黄就黄了,现在连人都找不到了,上哪要工资去?”打工者白某是某鞋业公司在北京市某商场的专柜导购员。因被欠薪,白某于去年8月提起了劳动争议仲裁。在要回两个月工资后,因为疫情出不了门,工资更不好要了。记者采访了解到,不止白某,很多被欠薪农民工在疫情影响下不方便出门讨要工资,法院执行外出也受限。那么疫情期间想讨薪,农民工应该怎么办?

  记者采访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大部分的法律事实都比较清楚,主要的争议点是为什么老板不给钱?怎么才能拿到钱?这也是打工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有的人还在老家,不能回来申请立案很着急,其实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立案。” 法官说,通过“北京移动微法院”可以在网上与法官及时沟通案情。

  公司黄了,20多位农民工被欠薪

  白某于2019年1月在这家公司的专柜做导购员,入职时双方约定每月工资3000多元,此外她还交了300元的培训费、1900元的保险及押金费用。“一开始给开了一张欠款证明,上面写着欠工资等几千元,后来到兑现的时候却找不着人了。”白某于2019年8月向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了劳动争议仲裁。

  记者联系了执行该劳动仲裁的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靳欣,据靳法官介绍,该鞋业公司倒闭时,北京地区的经营业务甚至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管理人。公司涉及100多人的工资拖欠,其中农民工有20多人。

  据了解,该公司在劳动仲裁之初还有人参与调解、诉讼,后来就没人管了。白某告诉记者,除了导购员,还有销售员、保洁员等打工者的工资也被拖欠。“我们知道得晚,再申请劳动仲裁时,只能公告送达,根本找不到人了。”白某说。“现在又因为疫情出不了门,工资更不好要回了。”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近期法院受理的农民工欠薪案件中,因为企业经营难以为继而暂时关门或倒闭,导致欠薪的案件有不少。据执行法官介绍,在这些案件中,有企业提出,疫情导致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开,希望可以和解。而一些被欠薪的农民工,因为疫情影响不能出去找工作,更盼望要回自己的工资。

  疫情+发现晚,讨薪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2019年11月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执行局的努力下,白某等人的欠薪案件追回了50万元左右的欠款,按照20%的比例分配了案款,支付了每人部分工资,“追回差不多两个月的工资吧。”白某告诉记者。

  受疫情影响,给法院的执行工作也带来困难。据执行法官介绍,追回的欠款包括公司账户余额和商场专柜部分尾款,“余下的就更不好追回了,只能等商场专柜有回款或被执行人还有其他财产。”受疫情影响,许多商场还没开始营业,营业的商场收入也受影响,商场回款慢。

  据了解,法院开通网上立案可以正常申请执行,法官也会在线上进行答复。但是针对此案,因为疫情,执行外出受限制,“我们不能第一时间去各商场进行回款的清算,也不能找到公司负责人进行协调,执行工作增加了难度。”

  除了疫情等客观因素,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大多数打工者都是在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工资发不出来了,这些打工者的工资每月三五千元不等,且大部分打工者都没有请律师。“我们工资本来就不多,不想再花钱请律师了。”白某告诉记者,只知道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然后就在家期盼着早日能拿到血汗钱。

  法官支招,应该怎么办?

  “我听说有的导购员直接把鞋拿回家了,然后跟公司商量,一双鞋折抵多少工资。”白某告诉记者。对此法官认为,在这个案件中,因为所涉的农民工大部分为商场专柜导购员、销售员等,因此通过商品折价的方式抵扣工资也是一种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让打工者在权益受损时,尽早找到有效的途径维权呢?除了网络立案“云维权”,靳欣说,“考虑到农民工的法律支持不够、案件人数多、标的额较小等特点,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援助体系,充分发挥工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为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而疫情期间也有一些企业与农民工和解的案例。“有的企业受疫情影响经营确实困难,工人既希望能早日拿到钱,也能理解企业的难处,因此他们双方就各让一步,达成和解协议。”靳欣说,对于执行和解的案件,建议尽量签订书面协议,及时将和解协议发送给法官,法官终结执行。如果事后企业不履行协议内容,工人还可以在三年内申请恢复执行。“这样可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不受损害,也能缓冲公司的生产经营困难。”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