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白莉:匠心守护京彩瓷 百年技艺伴一生(图)
//m.auribault.com 2016-09-08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更多

匠心守护京彩瓷 百年技艺伴一生

她自幼喜爱绘画艺术,不满17岁时就进厂学习仿古瓷绘制技艺;她42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仿古瓷技艺的创作与传承;她作为北京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甘当伯乐,门下徒弟有近20名,手把手传授技艺。

  白莉,1955年出生于北京。北京二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理事,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仿古瓷”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被评为西城区“百名英才”称号。现任北京制瓷工艺老字号居仁堂京瓷(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她在这个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制瓷领域里走过了42个年头,与仿古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热爱瓷文化 拜师苦学艺

  白莉自幼喜爱绘画艺术,不满17岁时就进厂学习仿古瓷绘制技艺。那时她如鱼得水,在凝聚着历史、文化、美术等门类的领域中徜徉。

  因为勤奋,她作为第一批学员被派到景德镇学习,师从景德镇翎毛大师黄金山。“我特别珍惜这个学习机会。”白莉告诉笔者,学徒时期的那个冬天她第一次没有在家过春节。南方冬天没有暖气,潮冷冰寒,她的手脚被冻伤,但为了获取师傅的手稿,在别人都睡觉时,为了不打扰大家休息,她坐着小板凳在下榻的招待所房间的角落一笔一划临摹师傅的手稿,每次都要到半夜。

  学徒结束后,为了能把她擅长的禽鸟画得更有灵性,她经常在春秋季休息时间到北京动物园观察禽鸟,一呆就是一天。长此以往,禽鸟的羽毛,落在身上的粪便使她严重过敏,奇痒难忍。可到医院看完病,上好药,她继续观察。故宫的绘画馆和陶瓷馆、美术馆、农展馆等也是她常去的地方。为了从各方面吸收创作素材也为提高自身修养,白莉经常到中山公园的音乐堂听戏,阅读大量书籍。白莉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她读的书很杂。每年地坛的春季书市都会有她的身影,每当她淘到又便宜又好的书时,她心里充满喜悦和满足。白莉常说:“年轻时候多吃点苦,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通过自身的悟性和努力,白莉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她的技术全面,粉彩、古彩功底深厚,掌握北京仿古瓷的设计、制作、绘画、设色等各项技艺,作品以清雍正、乾隆翎毛、花卉见长,华丽细腻,做工考究,端庄大气,技艺炉火纯青,透出皇家御瓷高贵霸气的风范。

 辉煌与萧条 坚守不动摇

  白莉42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仿古瓷技艺的创作与传承。她对事业的那份坚定不仅体现于仿古瓷的辉煌,还体现于三起三落沉浮中的不离不弃与静然相守。

  白莉不满17岁就到居仁堂京瓷学习仿古瓷技艺,从此开始了她的瓷艺生涯。20世纪70年代,工厂规模非常大,分几个车间,仅画瓷人员就有400多人。1979年,在中山公园的大型展销中,一位外商以8万元高价包揽了部分产品。20世纪80年代,仿古瓷产销非常红火,基本走外贸,一个品种走货就要上百件。这个时期是仿古瓷发展的最好阶段。白莉凭着年轻,上进的那股劲,着魔般的学习着,她的技艺也突飞猛进。后来由于市场疲软,20世纪80年代末,仿古瓷的产销量迅速下滑。20世纪90年代,由于经营活跃,产销量又有所回升,陶瓷彩绘、仿古画等品种也日趋丰富,技术力量强。而到90年代中后期,由于市场整体状况不好,人们对仿古瓷产品认知度有限,使其产销量再度下滑。车间进行合并,几百人的规模缩减为二三十人,而且仅保留了少量项目。进入21世纪,工厂进行了重组,仿古瓷再度红火起来。

  几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产销又面临收缩态势,当时车间仅剩下6位老师傅和一些学员,设计、生产人员总共不到20人。在企业困难时期,白莉始终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一如既往地创作着。在这辉煌与萧条的时光中,白莉经历了三次拜师学艺、三种身份转变的锻炼,见证了北京仿古瓷的三起三落。但她却始终没有丢弃手中的画笔,依然坚持着心中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末,在仿古瓷面临倒闭的“画一赔一,画十赔十”的状态下,白莉与另一位工美大师的精品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

1 2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