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明星-正文
沈廷山:勇挑重担的“老黄牛”
//m.auribault.com2014-01-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梦·劳动美 寻找最美一线工人】

沈廷山:勇挑重担的“老黄牛”

 

  人物检索:沈廷山,男,43岁,中国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电务第一项目部作业队队长,信号高级技师。工作26年来,先后参与京九铁路、京沪铁路、阜淮铁路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电气化改造施工。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标兵等称号

  在他心里,工作最重。他遵照父亲的叮嘱,标定了人生的坐标;他用执著的信念,坚守着对事业的忠诚。他就是沈廷山。

  他刚参加工作时,干了一辈子铁路信号工的父亲叮嘱他:一要确保安全,二要学好技术。26年来,他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普通信号工,成长为铁路信号施工高级技师、金牌职工,先后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中铁十局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标兵、中国中铁劳动模范等荣誉。

  沈廷山在同事们的眼中是“老黄牛”。每当遇到急难险重工作,“我先上”已成为他的口头禅。

  2009年7月,菏兖日电化改造工程临沂至朱保段,受封锁要点多、劳务工麦收、石质地质等影响,前期电缆工程进展缓慢,后续工作无法开展。7、8月份的沂蒙老区被近40摄氏度的高温所包围,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去开挖石质地段的电缆沟了。为保证当天完成5公里的石质沟开挖任务,沈廷山租赁了10台风镐,带领劳务工“开山”。

  “我先上”——在劳务工面对困难止步不前的时候,沈廷山这句话让大家警醒而震动。他风镐一握就是五六个小时,汗水浸透了工作服,几近虚脱。一连10多天,沈廷山一直在风镐机旁,几乎没有到树荫下休息一会儿。手掌磨出血泡,破了再磨,再破就用纱布包上再干。在他的感召下,项目部在伏天掀起了大干热潮,如期完成了电缆工程,顺利完成开通和送电。

  沈廷山在同事们的眼中就是“及时雨”——“有困难找沈队!”

  2012年9月,上海局新沂站联锁大修工程启动。两个月工期,繁忙干线,每次封锁要点两小时,施工中要割接信号电缆51根、冷压接续信号电缆接头102个、芯线接续3500芯……为保证压接的稳、准、快、优,沈廷山利用工余时间,组织职工讲解、练习电缆接续。在每次要点仅两小时的有限时间内,不仅要将过渡电缆引入,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接头。为此,沈廷山利用工余和晚间时间组织职工使用“免维护型地下电缆接续盒”不间断地讲解和组织电缆接续练习。要点时,带领大家在施工前先将正式及过渡接头的一端完全做好,待给点后,将另外一端进行压接,工程进度质量良好。参加电缆割接施工的信号工李进庭激动地说:“信号电缆接续作业原来两个人需要一个半小时完成,现在最多只需要半小时,这都是沈队带领我们训练出来的!”

  四天四夜,沈廷山只睡了不到15个小时,巨大的压力使他忘记了疲惫,送来的饭一次次变得冰凉才填几口。终于,2012年11月8日,陇海线新沂联锁大修工程顺利开通。徐州电务段段长刘宝平赞叹:“老沈带的队伍是一支敢于应战、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秀队伍!”

  26年来,9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学习,满满一箱的笔记本,刻下了沈廷山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足迹。他总结出“电源线绑把”等多项施工经验,攻克了《消除信号电缆绝缘不良问题》等课题。项目部以沈廷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学习工作室”,承担了“既有机械室内安装组合柜施工工艺”等工法研究,编写了《复式交分道岔安装装置流程》、《信号施工常见故障处理办法》等多套资料。2013年10月28日,该工作室被中铁十局命名为首批“金牌职工学习工作室”之一。

    (中工网通讯员 姜吉春 程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