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改革开放之后,泉州吸引侨资侨力,发展非公企业,泉州市立足民营企业多、农民工多的实际,创建“3+5”治欠保支机制,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2017年底,泉州市在全省保障农民工工作暨治欠保支工作会议上发言。省人社厅把该市构建“3+5”治欠保支机制列入综治(平安建设)典型案例报省综治办推广。2018年8月,该市被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厅际联席会议考核为A级并通报表扬。
一、落实三个制度机制。一是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市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人社局牵头组织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妥善解决欠薪问题。2017年以来,市级共召开联席会议4次,协调解决欠薪案件12起。二是应急处置机制。市、县人社部门牵头会同公安、住建、法院等部门,设立欠薪应急案件联合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办),常态化联合处置欠薪应急突发群体事件。特别在敏感、重要时间节点,如元旦、春节期间,晋江等县实行应急办集中办公制度;德化县则将应急案件联合处置机制延伸至县城周边乡镇。2017年以来,全市联动处置欠薪群体性案件153件,涉及劳动者5229人,均得到妥善解决。三是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在市政、房建等建设施工领域,在全省率先实行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办法和银行保函担保制度。截至2018年9月,全市共预存工资保证金9.2亿元。及时调整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的筹备额度,各县(市、区)政府的欠薪应急周转金账户从不少于100万元调整到不少于200万元,洛江区等县(市、区)还建立乡镇(街道)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全市已筹集欠薪应急周转金3114万元。
二、突出五项重点。一是强化源头治理。在建设领域全面创建 “无欠薪项目部”,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登记、银行代发工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截至2018年8月,全市在建施工项目681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257个,参与创建的施工项目劳资纠纷大幅降低,257个政府投资项目均未发生因拖欠工程款引发的欠薪问题。二是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建设领域欠薪隐患排查和治欠保支专项行动,通过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五级巡查网络全面排查,重点对加工密集型、餐饮服务业等欠薪高风险行业和建设施工项目开展专项整治。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入户检查企业2036家,追发劳动者工资1747万元,涉及劳动者1687人。三是加强监察执法。落实24小时投诉举报专人值守制度,推行“一点举报投诉、全网联动处理”,加强日常执法巡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欠薪等违法行为。2017年,全市主动入户检查用人单位6210户,协调处理欠薪案件1441件,立案查处欠薪案件142件,结案率100%,追发劳动者工资1.35亿元,涉及劳动者1.76万人,全市29件存量欠薪案件基本得到妥善解决;全市欠薪案件、涉及金额、劳动报酬群体性案件分别下降40%、60%、49%。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3740户,为339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3205万元,协调处理案件536件,立案查处84件,依法处置突发案件2件,涉及劳动者49人。四是打击恶意欠薪。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托欠薪联合协调处置平台,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犯罪行为。2018年1-9月,全市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2件、涉及劳动者396人、涉及金额427.9万元。五是实施失信惩戒。组织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全市通报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案件2017年以来25起,并评定守法诚信企业(A、B级)96家及失信企业(C级)26家和工资支付行为守信单位177 家、一般失信单位1家及严重失信单位21家。一般失信单位和严重失信单位被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进行通报和曝光,并推送至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通过职能部门实施失信联合惩戒。(记者傅乔成 黄永福 谢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