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创新中强“三性”增活力-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十九届四中全会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在改革创新中强“三性”增活力

李崇禧
2019-12-31 08:19:35

  ●李崇禧观点

  工会组织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攻坚克难的利器,聚焦去“四化”、强“三性”,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高标定位,找准问题,以改革理顺工作机制,以创新破解工作难题,创建引领职工新载体,搭建动员职工新平台,构筑服务职工新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各级工会组织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攻坚克难的利器,聚焦去“四化”、强“三性”,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高标定位,找准问题,以改革理顺工作机制,以创新破解工作难题,创建引领职工新载体,搭建动员职工新平台,构筑服务职工新体系。

  坚定政治性,创建引领职工新载体

  政治性是工会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要求。对工会组织来讲,坚定政治性,就是要把组织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的工作做好。各级工会组织要立足坚定政治性,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中全会精神,面向广大职工群众,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宣传宣讲活动,把学习贯彻与做好工会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工会组织力、引领力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创建引领职工新载体,努力提升引领职工工作实效。

  创新工会组建方式,打造职工身边的工会组织。坚持职工群众在哪里,工会组织延伸到哪里,探索通过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产业工会联合会等形式,确保工会组织应建尽建,让职工时刻感受到“娘家”就在身边。

  把推进职工之家服务资源共享作为破解两新组织职工“找家难”的突破口,打造职工之家服务资源共享“1+5”模式,以职工之家服务资源共享为核心,通过示范带动、购买企业已有资源、党工和群团共建、工会已有资源提档升级、围绕项目工地流动服务等5种方式,全面推动职工之家服务资源惠及全体职工;针对非公企业工会活力不足问题,探索实行非公企业工会经费代管服务,撬动非公企业工会组织活力。

  创新宣传引领方式,扩大职工参与度,让职工唱主角。举办职工合唱展演,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最美企业之歌评选;讲好身边故事活动,广大职工踊跃参与,书写职工身上展现出的新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

  突出先进性,搭建动员职工新平台

  保持和增强先进性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工会组织讲先进性,就是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把个人梦想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奋力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洪流。要立足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大力开展劳模、工匠选树活动,搭建动员职工新平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切实增强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出台政策规范劳模的评选、待遇及服务管理,明确工匠的待遇;在工匠评选活动中,坚持在一线、在基层广泛寻找,开通社会评选通道,扩大工匠评选表彰的社会影响。

  大力实施工创行动,坚持创新、落实的工作主旋律,凝聚工会资源优势,发挥工会主导作用,全面提升职工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搭建普通一线职工创新平台,建立健全职工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广大一线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营造职工创新成果纷呈的良好局面。

  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会模式。探索建设劳模乡村振兴基地,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培育乡村“工友创业园”,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打造扶持农民工创业的工作阵地和服务品牌;开办“农民工学堂”,通过“学堂+农民工之星”“学堂+基地”的模式,提高农民工素质,助力乡村振兴。

  增强群众性,构筑服务职工新体系

  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立足服务职工群众更精准、更暖心,创新服务职工工作机制,构筑服务职工新体系,切实提升服务职工工作实效。

  创新职工需求调查机制,精准把握职工需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线下,通过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开展职工需求调查;运用第三方的力量,开展精准调查;在线上,开展职工需求及工会工作情况调查,探索实行填写调查问卷抢红包、抽奖等方式,吸引职工广泛参与。

  创新实施为职工办实事项目。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确定为职工办实事的项目,将服务职工工作进行项目化管理,对每一项工作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进度;对每个项目的进度,及时在各类媒体发布,接受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监督。公开征集、公开承诺、公开办理,赢得职工的广泛认可。

  创新推行社会化服务职工模式。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撬动各方社会资源参与到工会服务职工项目中来。广泛联系各类社会资源主动认领为职工办实事项目,社会化服务职工模式,扩大了服务职工工作覆盖面,提升了为职工办实事项目的实效。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