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跨越辉煌的2019年,迎来不平凡的2020年。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刻,在职工群众需要的地方,全国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从未缺席。
跨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各级工会迅速投入到这场众志成城的全民战疫中。自疫情发生至今,各级工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组织广大职工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彰显出“娘家人”在特殊时期的积极作为——
各级工会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支持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动员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职工第一时间复工复产,组织承担重点防疫项目建设的职工昼夜奋战,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防疫项目施工任务,发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协同推进科研攻关,倡导动员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
回望2019年,各级工会始终围绕党的决策部署,聚焦职工群众期盼,奋勇向前。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广大工会干部着力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国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广泛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豪情壮志。
——立足工会工作实际,广大工会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工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团结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决心。
与此同时,工会改革的脚步始终向前,聚焦重点难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会改革创新协同推进;职工的冷暖始终是“娘家人”的牵挂,做好维权服务,抓好服务职工和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扎实推进工会系统脱贫攻坚;对自身的要求从未松懈,推进工会系统党的建设,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中,全国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践行着使命职责、体现着责任担当。
2020年具有里程碑意义,各级工会组织必将不负使命、聚焦决胜小康、决胜脱贫攻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 1
思想引领
【事件】2019年3月22日,全国工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强调,各级工会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推动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2019年以来,各级工会及广大工会干部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在加强学习、强化宣传、研究阐释、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并着力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引领。
全总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广大工会干部联系实际深入系统学习,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及时召开主席会、党组会、机关干部会,下发通知,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与此同时,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总和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带头讲授专题党课,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开展警示教育,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为加强研究阐释,全总还编写出版了《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为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全总还牵头起草和推动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并以“青年职工”为重点组织开展了2019年全国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深入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群众。
关键词 2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事件】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2019年,全总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广泛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全国工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如:与中宣部等联合举办“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宣讲活动,发动各级工会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与共和国同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主题宣传教育,组织“时代新人说——我和共和国共成长”、“劳动筑梦”演讲大赛、“与共和国同行”全国职工主题阅读活动等,在广大职工中营造了抒发爱国之情、岗位成才报国的浓厚氛围。据不完全统计,仅全总牵头主办的“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决赛,就带动各地举办各类演讲比赛约两万场,超过50万名选手参赛,现场观众约600万人,近亿人次通过网络观看比赛。
为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全总还成功举办 “中国梦·劳动美”——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五一”期间特别节目实况播出后,直接通过电视收看特别节目的观众规模近1亿人。同时,组织全国职工文艺工作专题培训班,开展职工文化建设专题调研,举办“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主题座谈会、歌咏诵读大会,并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摄影展、书画展、微影视大赛等全国示范性职工文体活动,以及向基层送文化活动等,在广大职工中营造喜迎祖国华诞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3
产业工人
【事件】2019年11月8日,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展情况,交流工作情况和经验,对深化改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部署、指导的重大改革任务。在中央改革办指导下,全总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8家成员单位、22家参与单位及各地积极配合、共同推进。
目前,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成立了领导机构,出台了实施方案,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计划”和改革亮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产业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产业工人获得感不断增强。
2019年以来,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的征程中,工会组织的脚步从未停歇:深入开展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专题调研,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供参考;大力推进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安排1000万专项资金,为提升学历的农民工和一线职工补贴学费;不断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出台《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9—2023年)》,推动职工书屋建设取得新成效。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累计建设全国工会职工书屋1.24万家,配送图书1600余万册,带动各地工会建成各级职工书屋12万余家,覆盖职工8000多万人。
如何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成效最大化?制定改革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制度文件、试点项目、重点任务清单,加强分类指导、督促检查,压紧压实改革责任,推进政策衔接和落地……全国工会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力度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关键词 4
劳模精神
【事件】2019年4月23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92个集体和695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797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全国工会常抓不懈的一项品牌工作。2019年以来,全国工会持续推出各类劳模工匠典型,不断加大对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宣传力度:联合发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和全国“最美职工”;推出《大国工匠》第七季;开展“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全年宣传各级各类劳模典型近70位,用劳模先进事迹激励广大职工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同时,不断深化“工匠进校园”活动,推动工匠人物走进大中小学。
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一周年之际,全总还专门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深化对回信精神的理解认识,努力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形成新的生动实践。座谈会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旨在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在校园,大国工匠在身边”的独特优势,在青年学子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也是我国高校首次设立劳模学院。
同时,全国工会大力做好劳模选树工作,组织开展劳模疗休养,发放全国劳模专项补助金2.6亿元;组织200余名劳模和工匠代表参加国庆观礼,国庆期间走访慰问劳模4.7万人。同时,加强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以劳模、工匠人才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推广名师带徒、首席员工、金牌工人、技能带头人等做法,不断释放劳模的创新才智和创造潜能,为劳模搭建发挥作用、展示风采的平台。
关键词 5
劳动竞赛
【事件】2019年2月13日,全总十七届二次执委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度,落实到基层、深入到一线,长期坚持下去、形成长效机制,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
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劳动和技能竞赛则是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重要载体。2019年以来,全总着力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主要工作包括:深入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继续深化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在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中,指导地方和产业工会搭建区域联动平台,加强交流,协同推进;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探索在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中开展竞赛的形式和载体;加强竞赛机制建设和理论研究,指导地方和企业健全完善竞赛组织机制、绩效评估机制、激励机制等,加强竞赛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估;编印《全国劳动和技能竞赛论文选》,指导各地加强对新时代劳动和技能竞赛理论研究。
如今,劳动和技能竞赛已成为涵盖“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五小”传统活动、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等众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广阔平台,竞赛覆盖面从国有企业职工延伸到非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内容也从生产岗位扩展到流通、管理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