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职业培训体系-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工会24小时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工智能发展的窗口期,提前进行系统谋划——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职业培训体系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郝赫 陈晓燕 李丹青
2020-05-24 07:40:45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虽然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深度影响尚未显现,但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必须未雨绸缪,站在现在看未来。“要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工智能有可能大发展的窗口期,提前进行系统谋划。”

  应对一:防范风险

  代表委员们认为,应首先推进就业政策升级,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超前应对,防范风险。

  在一线职工粟琼代表所在的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公司纺织车间,生产线已全部实现自动化。“同样是日产900吨的工作任务,曾经车间有300多人,如今只需要100人左右就可以完成。”粟琼代表说。

  对此,代表委员们提出,要及时、深入研判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和重点就业领域的影响。在大规模应用智能机器的重点地区、行业、企业,尤其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时,要同步评估对就业的影响,识别潜在受影响群体,同步制定涉及劳动者的分流安置方案。

  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代表建议,要建立健全相应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就业工作应急机制,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以及营商环境等相关产业政策。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完善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吸纳人工智能替代下的“溢出”人员就业。

  推进就业服务保障升级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委员提出,政府、企业、工会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传统行业员工转岗就业规划。要把促进“创业式就业”与发展人工智能更好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展就业新形态,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效应。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建设,优化创业环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为高技能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应对二:强化培训

  人工智能将引发技能要求的质变,未来大量工作需要人机协作,对劳动者专业性、协作性要求更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技术工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20%,高技能人才只占6%。对劳动者技能素质的培训迫在眉睫。

  “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职业院校基础作用,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工智能职业培训体系。”代表委员们呼吁。

  在粟琼代表所在的车间,熟练操作控制平台是一线职工的必备技能。“从生产到出仓,流水线上任意一个点位的操作失误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粟琼代表说,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对工人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代表委员们提出,未来大量工作需要人机协作,这要求劳动者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协作性,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需求更为迫切。

  “不论生产操作,还是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维护管理,都离不开技术工人。产业工人需要不断学习,同步升级。”中石化茂名分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委员告诉记者。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超过2。

  随着中低端岗位逐步减少,大龄低技能劳动者转岗再就业难度将不断加大。

  对此,吕国泉委员建议,要加大培训力度,面对人才需求变化,更好地引导职业教育在学科设置和培养方式上做出相应调整,培养重点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加强对农民工、应届大学生和再就业职工的技能培训,防止出现结构性失业现象。

  戴元湖代表则建议,将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职业列入职业培训内容,通过培训补贴、技能竞赛、薪酬激励等手段,释放明确的政策信号,鼓励新成长劳动力、传统产业中被替代的劳动者参加人工智能等前瞻性工种培训,增强人力资源供给支撑,缓释人工智能替代影响。同时,优化人才评价制度,制定人工智能职业标准,健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大批适应人工智能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应对三:规范用工

  随着人工智能新职业、新工种、新岗位的产生,灵活就业、弹性就业、兼职就业等就业方式更加普遍,用人单位的经营模式和用工模式表现出很强的跨界性和灵活性。

  “这将为社保资金的筹集及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的制定带来较大挑战。”戴元湖代表建议,尽快调整完善现有劳动定额标准体系和劳动权益保障制度,积极应对各种新型用工形式,支持新业态发展。

  针对此种担忧,上海市总工会从去年开始设计推出关于灵活就业群体的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为以物流快递员、家政服务员、护工护理员、网约送餐员、货运驾驶员等为代表的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专享基本保障,切实提高这一群体抵御和防范疾病、意外风险的能力。

  “要加强劳动就业、用工规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储备,科学规划,综合施策,实现就业结构优化与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戴元湖代表说。(中工网北京5月23日电)

编辑: 姚怡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