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够用吗?-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既要支付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还要减半征收医保金

医保基金够用吗?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回应道,政策因地制宜,对基金不会有大影响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丹青
2020-03-02 09:17:2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医保既要支付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医疗费,还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减征单位缴费,这会不会‘掏空’医保基金里的钱,影响我们今后看病报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北京工作的陈晓一直关注着看病就医那些事儿。

  陈晓的担心不无道理。医疗救治是疫情应对的重中之重。对此,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发出两次紧急明电,提出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渠道支付确诊和疑似患者的诊疗费用,确保病人零自付。同时,向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预拨专项资金,先救治、后结算,减轻医疗机构垫付压力。

  另一方面,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岗,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明确从今年2月起,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可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最长不超过5个月。经初步匡算,若全国普遍实施,此次减征可为企业减负1500亿元左右。

  疫情后的系列医保政策,让不少职工担忧医保基金的可持续。事实上,就其对于基金的影响而言,医保部门已有科学的研判。

  “疫情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是有限的。”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分析道,用于支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救治的费用确实很大,这里面的医保和财政发挥了医保基金和政府公共财政的共同作用,主要是服务于抗疫大局,减轻患者就诊后顾之忧。

  “但是主要集中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他话锋一转,疫情发生以来,医保部门一直密切关注各地诊疗服务,从了解的情况来看,非疫情相关的患者就诊意愿下降,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服务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降幅在20%左右。考虑到疫情结束后,疫情期间未就诊患者的就医需求将逐步释放,但总体对基金支出影响有限。

  而从基金运行情况来看,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通过打击欺诈骗保、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开展药品集中招采、加强基金预算管理等多项举措提高基金运行的效率,目前医保基金总体运行平稳,保持当期有结余,2019年统筹基金当期结余2066亿元,当年底累计结存1.36万亿元,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22.9个月。

  从统筹地区看,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在6个月以上的地区占到全国的86%。陈金甫解释道,“换句话说,实现减半征收单位缴费,最长不超过5个月,有80%多的地区是可以做到的,剩下的一些地区可以缓缴或者是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也可以起到支持企业的作用。”

  “此次阶段性减半征收职工医保费是一个指导意见,具体要地方政府决策、因地制宜。”陈金甫表示道,考虑到各地基金运行不平衡的实际,采取国家定大的原则、省里指导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减征的办法,既能兼顾基金平衡,也不影响待遇享受,又能减轻企业负担。

  而在分类施策方面,陈金甫建议,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在6个月以上的统筹地区,可以减半征收单位缴费,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在6个月以下的,可以采取缓缴的办法,如果这些地方在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基金平衡和待遇发放的前提下,认为仍有必要实施减征,也可以由地方来决策,“前提条件是确保待遇发放和基金的平衡”。

  “基金可承受,地区有差异,政策因地制宜,所以对基金不会有大的影响。”陈金甫肯定道,“我们既能够确保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又能够维护医保基金的支出,对此,我们是有信心,也是有能力的。”

编辑: 尹文卓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