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的背后,藏着生活愿景-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希望在城市赚钱,更渴望融入城市

购物车的背后,藏着生活愿景

年轻一代消费观念不同于父辈,网购成为他们与家人的情感纽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榆
2019-10-24 10:18:03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7777亿元,同比增长20.5%。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临近,人们又将迎来一场网络购物的狂欢。

  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网购不仅成为消费的主流方式,更是通过转变消费观念,提升自己的消费结构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的购物车越来越逼近其真实的自我,并且藏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消费观和父辈有很大不同

  1994年出生的倪俊君来自四川农村,这是他来昆明打工的第4个年头。记者看到他时,他正在摆弄自己的iphone5S。他告诉记者,网购、上网聊天是他和同事们主要的业余生活。如果有条件,他还考虑在网上买个笔记本电脑,甚至买台二手车。

  事实上,和倪俊君年龄相仿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体。他们进城赚钱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寄钱回家,在消费上也不再是“能省则省”。他们不但希望在城市中挣钱,更希望能融入城市。

  “你这个包挺好看的,什么牌子的?”“你知道哪儿的西餐好吃吗?” “你去度假了!哪儿好玩呀?”采访过程中,这是最常见的新生代农民工间的对话,他们一般会很向往地跟着一句“有机会我也去看看”,并抓住一切机会了解城市的生活和消费,希望能迅速融入进去。

  “我来自农村,但我的消费观念和父辈有很大区别,现在网购是主流的购物方式,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融入城市。”昆明美团外卖骑手蔡忠说。

  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已不同于父辈。在工作上,他们更加注重发展空间,在建筑、运输等工作条件差、体力劳动强度大的行业中就业人数明显减少;在生活中,他们更容易接受现代生活观念,更乐于享受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更愿意尝试各种新产品。

  此外,新生代打工者的父母大都正值壮年,他们较少或没有家庭负担,因此,在消费时更为随意自由,不再像父辈那样一味积累。

  安保员郑君?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才刚40岁出头,他们还经常问他钱够不够花,根本不需要子女的钱养家。“在城里赚钱,回农村消费早已过时了。如果只挣钱不消费,就白在城市奋斗一场了。” 郑君?说。

  网购花费占工资四分之一

  如今,新生代农民工会将收入的相当一部分甚至全部用于消费。在消费结构上,他们也不只停留在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扩大了在服装、娱乐等方面的开支。

  今年24岁的冯圆媛是商城服装导购员,每月工资底薪加提成,一般能拿到4500元左右。

  冯圆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每个月房租500元,水电费等和几个室友分摊一下,每个月大概200元,剩下的就是用来吃、穿、娱乐了。身边的同事、朋友都比较年轻,喜欢聚在一起吃一顿。下班后偶尔也会聚在一起去K个歌,放松一下身心。

  每天的上班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每个星期只有一个休息日,时间还不固定,这让冯圆媛很难和朋友在休息日凑到一起出去逛街、游玩。“前几天,好不容易凑到几个朋友能在同一天休息,我们去翠湖划船了。我来昆明都3年了,还是第一次去划船呢。” 冯圆媛说道。

  因此,网络购物对于像冯圆媛这样少有时间逛街的打工者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下班以后,我经常逛淘宝买东西。我看过自己支付宝的账单记录,几乎每个月都要在淘宝上花掉1000多元,其中购物车里最多的就是化妆品、服饰、零食,几乎占工资的四分之一了。”

  分析起自己的消费状况,冯圆媛认为,父母目前尚不需要贴补家用,还未结婚的她也没有抚养下一代的压力。只需管好自己,没有过多的生活负担让她在工资花费上能“任性”一点。而对于攒钱,冯圆媛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每月最多能攒1000元,工作了4年也只存了不到5万元,还不如享受现在,活在当下。”

  网购成为与家人的情感纽带

  “淘宝”“拼多多”等新型网购模式,不但使生活物资得到了丰富,还让许多外出打工者通过网购寄送礼物,与留守在老家的父母多了一条情感纽带。

  近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一些人的朋友圈里,流传着这么一张图。刚刚从地里收完包谷的张大爷,脱下外衣和鞋,坐在一把电动按摩椅上享受按摩。他熟练地操作电动按摩椅的按钮,身体微微震动,躺在上面非常享受,似乎一天的疲惫都随着按摩椅电动马达的启动,全部烟消云散。

  负责把按摩椅送到张大爷家的京东物流大家电配送员刘平向记者介绍,张大爷家在昭通巧家县崇溪乡背风村,处于横断山脉腹地,从巧家县城到了镇上,再到顾客家还有六七十公里左右。但由于这两年政府整修了桥梁和道路,送货时间减少了一半,1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张大爷的儿子在外地打工,收入不错。除了过年能回家陪老人,平时经常给老爷子在网上买东西。不止有按摩椅,还有饮水机、三开门冰箱等。大爷家的生活条件完全不输城里人。” 刘平说。

  常年在农村送货的快递员张玮琪称,自己见证了留守在农村的父母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在外务工的子女由于长时间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就借助网购商品来表达孝心以及对父母的牵挂。“按摩椅、跑步机、平衡车已经是最常见的网购商品。大爷在按摩椅上休息,大妈骑平衡车种地都是平常事儿。”

  今年国庆期间,蔡忠也在网上为四川老家的父母买了两套衣服和云南的土特产寄回去,“中秋节的时候还给他们快递了火腿、月饼呢。不能回家陪父母,就给他们寄回去一些好吃好用的东西,也是寄托了我的思念。”

  倪俊君还记得第一次通过网购给家里买东西是在4年前。“我买了风湿膏和电暖炉送给妈妈,她收到后很感动,还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觉得儿子懂事了。”说到这,一向阳光乐观的倪俊君眼眶突然红了。

编辑: 姚怡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