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激励是与员工共成长-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员工在不同时间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对于人生有着不同规划,企业的激励措施能否为员工的人生规划提供更好的平台,关乎这样的激励措施是否有效——

最好的激励是与员工共成长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2019-04-26 07:17:0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赵春青 画

  “每年一到4月,我就头疼,公司让我负责组织春游团建,其他人都不愿意去,想各种办法请假。”在北京一家金融机构负责人事工作的吴先生说,公司管理者将春游作为一种福利,一种激励方式,一路上的花销都由公司买单,但大部分员工并不这么看。“大家都说,想去哪儿玩自己都能去,何必占用一天宝贵的休息日?”

  采访中,不少企业管理者很困惑:为什么抛出的橄榄枝总被看成鸡肋?职场中,什么样的激励模式才能够获得双赢?

  热脸贴上冷屁股

  点开一个创业公司公众号上的招聘信息,正在寻找下一份工作的彭洋简单看了看,又迅速关上了。在此之前,她曾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因为距离过远而辞职。“你看这里面的企业福利,什么有小伙伴,有零食,有猫,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没说到点子上。”她告诉记者,“谁都知道,这种公司人员流动性大,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去健身房,小零食提不起大家的兴趣,猫也是,不是谁都对小动物有兴趣。”

  至于招聘广告之中所列的生日蛋糕、午餐补助等相应福利,彭洋也不以为然,“这不是很多公司的标配吗?而且说得天花乱坠,不就是生日发张蛋糕卡,公司解决不了午饭和有周末强制性的集体活动?”

  在一家境外上市公司工作的朱先生,也觉得自己公司的激励措施有些鸡肋。这家公司为许多基层员工分配了股份,但事实上这样的分配只是象征性的,只有区区几股或几十股原始股,折算成上市股之后就更少了。“按照市价算起来,折合人民币不过几千元。”最为关键的是,由于上市地在境外,朱先生和大多数同事,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股票该如何操作,“最终大家就当没有这个事情一样。公司一番好意,但大家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

  同样感觉到员工激励“热脸贴了冷屁股”的,还有在一家销售公司任中层经理的崔先生。作为办公室的负责人,他每年负责张罗年会,年会有晚宴、抽奖,老板一直认为,这是对员工很好的激励模式。但只有刚入职的年轻人对年会有兴趣,入职两三年的老人则兴致索然。“又不是人人有奖,奖品也只是几百元的几件套之类的,年轻人会热衷表演节目,让自己在老板面前出彩,老员工则觉得浪费宝贵的年底时间。”

  于是,每年年会凑齐足够多的人数,成了崔先生的一项任务。为了让场面不太难看,空位不太多,他会给各个部门下达出席指标,至于是否影响了正常工作,员工是否愿意来,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我只对老板负责。”

  无法靠加薪解决的问题

  “希望下一家公司能有食堂,我经常上网看大公司的食堂什么样,当然,要是能在公司附近有宿舍就更好了。”彭洋说,她算了一笔账,每天早饭来不及吃,午饭晚饭每顿外面吃,就算30元,每天要用掉最少60元,一个月22天就是1320元的花销,对于北漂的她来说,这笔开销并不小。“给多少饭补,都不如有好吃的食堂来得实际,外面吃饭不仅贵,而且油大,午饭时间人多没座位。”

  在北京市朝阳区双井附近的一家商场,中午时分,大排档区域内挤满了身着衬衫、挂着工牌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供职于附近写字楼、住宅小区租房办公的中小型公司。简简单单的一顿饭,大约需要20-30元,对于饭量大的男士来说,30多元也不见得能吃饱。“公司不解决午饭,自己出来吃,但是这商场里也没法久待,回公司就要上班,于是吃完了只能在附近溜达,冬天冷夏天热,特别难受。”在这里就餐的一名房产中介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公司给予的最现实的激励,是解决午饭,哪怕是送盒饭。

  很多公司喜欢用补贴来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比如食堂、宿舍等,但在一些员工看来,这样的激励措施,并不见得受用。在一家销售公司工作的李勇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在北京东三环边的住宅小区内,租住了一个卧室单间,每月租金3000元,而公司能够提供的房补,最多也就1000元。“公司的补贴几年不涨,北京的房租年年翻新,最麻烦的是,我自己租房,要和中介斗智斗勇,要和其他不认识的房客相处,本身假期就没几天,还经常要看房换房。”

  不同需求的员工,也期待着不同的激励措施。去年结婚的郑女士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她坦言,对女员工最好的激励措施,不外乎“那些大了肚子的同事,在消失几个月后,我还能看到她重返岗位”。但在现实中,很多人消失之后一去不复返,询问离职原因也语焉不详,这让郑女士担心起自己的未来,也没有多少心情用在工作上。“能摸鱼就摸鱼,干得再好,生了孩子也得走人。”

  不同时间点有不同需求

  同样,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员工,期待中的激励措施也是不同的。“其实很多东西很现实,也不是用钱能买来的,比如寒暑假期间,子女在家我们双职工上班,公司能不能有托管班?再有以后父母生病,公司能不能有补充保险,或者能放几天假让我们照顾老人?”已经结婚生子的孟先生,与年轻员工期待的激励措施是不同的。

  做会计工作的孟先生也算了一笔账,寒暑假员工自己给孩子报托管班,花费不是小数字,但如果公司能腾出一间房子,请个老师帮着带孩子,其实公司支出远远小于家长们在外报班的支出。

  朱先生则希望拥有一个能让自己发挥空间的位置,和相应的权限。“有的管理者喜欢拿‘仨瓜俩枣’来奖励人,其实好员工根本不看重那些,看重的是机会,企业发展了,我的职位能不能有所上升,我的职场生涯该如何规划?”

  员工在不同时间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对于人生有着不同规划,企业的激励措施能否为员工的人生规划提供更好的平台,关乎这样的激励措施是否有效。北方工业大学教授赵继新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中要有员工薪酬规划,规划目标是平衡内外部薪酬水平,建立具有激励性的分配机制体系。

  而在这一体系中,包括了薪酬管理制度、奖励政策制度和福利计划实施方法。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要实现组织和员工的成长相一致,实现员工层次的职业发展规划与组织层次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机协调,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编辑: 尹文卓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