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与新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文教

新发展格局与新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

周跃辉
2020-09-02 11:06:36  来源: 成都日报

  新发展理念重塑新发展格局

  更好地深刻理解有关“七个新”的重要论述,以更好地做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工作准备

  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催生新发展格局,而新发展格局需要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反过来,新发展理念也能重塑新发展格局。在“十四五”时期,我们只要真正贯彻好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并牢固树立“安全”的基本理念,“推动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和基石。

  一方面,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所蕴含的机遇和挑战,既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化,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甚至更多更复杂,我们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外部环境深刻变化所带来的困难,从而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为实现新发展格局不断努力,顽强奋斗。

  我们还要清醒把握世情国情,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着力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从而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与“势”。

  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来塑造新发展格局,这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奋发有为,做到胸中有大势、谋事有大局,不断增强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七个新”的重要论述,以更好地做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工作准备。

  首先,我们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要更加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我们要更加重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我们在更加重视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基础之上,要更加重视开放在国际大循环中的作用。新发展理念引领之下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我们要更加牢固树立“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的基本指导思想,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我们还要更加重视共享发展,努力实现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努力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要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此外,还要更加重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经济安全、生物安全、科技安全等问题,尤其在维护产业链安全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可以说,产业链安全是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未雨绸缪,建立健全化解各种风险的体制机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只要我们科学研判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的辩证关系,“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研究员)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